保羅為英特爾的未來感到擔憂,因為華國市場的體量相當恐怖,英特爾可以沒有歐洲,沒有非洲市場,但是一定不能沒有華國。
如果極光芯片的性能真的超越了英特爾的性能,華國人還會采購英特爾的芯片嗎?答案顯而易見。
英特爾才剛剛投資十多億RMB在華國長江流域城市新建半導體芯片工廠,希望利用華國優秀的產業鏈和便宜的人工擴大產能,保羅可不希望公司剛剛作出這個決定錢就打了水漂。
但是英特爾現在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在極光芯片上市之前,他只有等待。
英特爾擁有芯片界至高無上的法寶——專利!
現在極光芯片只是公布的性能但是沒有公布內部構架,保羅相信只要是芯片,就離不開多晶硅半導體的構架。要是藍星科技采用了這種構架,英特爾和AMD會把它告到破產。
同樣等待芯片上市的還有AMD、高通等企業,他們看著新的攪局者各有打算。
AMD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看樣子極光芯片是肯定研究出來了。如果極光芯片真的上市,那么希望它的售價奇高,只能供給華國的科研軍工等企業。
高通則搬個板凳在旁邊吃瓜子,看熱鬧不嫌事大,它不知道等不了多久,獨角獸芯片也會登場。
和熱熱鬧鬧的網絡大討論不同,半導體行業現在的氣氛很壓抑。
三星忍不住吐槽道:“X,你們也有這一天,現在知道碳晶電池和石墨烯摩爾內存發布時我的感覺了吧,直接把大爺我給玩兒殘!別不相信藍星科技的實力!”
2018年,三星的內存和鋰電池業務直接縮水,失去了華國訂單的它已經徹底退出華國市場,三星電子2017年利潤比2016年下滑30%。受到三星業績下滑的影響,棒國的GDP直接調低了0.5個百分點。
藍星科技極光芯片研制成功的消息也傳到了國外,歐米國家的態度也很謹慎,他們關注極光芯片正式上市的日子,只有芯片來到消費者手才能去評判它的實際科技含量和價值。
江城,陳諾辦公室,關于極光芯片的定價也正在激烈的討論。
極光1.0L、M、H三種性能的芯片造價差異并不大,都是睿智芯片的閹割版,只是為了迎合各個層次的市場進行技術區分而已。在需要的時候,極光芯片通過技術處理都可以變成性能更高的睿智芯片。
同樣,將極光芯片的部分運算功能用于集成不同等級顯卡也是噱頭,極光芯片對付現在的計算機軟件完全是能力過剩,只要藍星可以愿意,極光芯片完全可以分擔一部分計算能力成為最牛掰的顯卡。
“由于咱們的工藝和傳統的硅晶芯片完全不同,雖然技術含量更高,但是良品率也更高。二十條生產線全采用自動化生產,平均良品率能達到95%以上。因此,測驗后每個極光芯片的綜合成本為300RMB,300元包含了原材料費、管理費和稅金。”
張毅簡單的就極光芯片的成本問題作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