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這個項目上能夠投資的資金也只有10億米刀,還有50億米刀的缺口從哪里來?
陳諾正式和聯合國談判。
“不足的部分,藍星集團愿意補足這個缺口。”
“真的?”施泰納喜出望外,聯合國找到了一個大財主!
“藍星集團要求對這個項目的主導權,同時要求這個島嶼的所有權。”
島嶼本來就是無人珊瑚島,面積也不大,當發現這里的時候,就已經被垃圾堆滿,因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隊該島嶼表達主權索求。當初聯合國把這座島的主權送給米國,米國都不要,因為要了就要清理垃圾。
島嶼的周圍也沒有漁業資源,沒有石油,如此虧本的買賣米國人可不干。
這塊島嶼的歸屬權和別的無人島還不同,別的無人島是誰發現誰占領就是誰的,這塊島嶼的所有權就為聯合國環境署所有。
所以藍星集團想擁有這座島嶼的所有權,這個問題倒是不難辦,辦理交接手續就行了。
三個法國面積的垃圾島,真正有陸地的面積不過21平方公里,還布滿了垃圾,這么小的地方能干嘛?除了做科研調查以外,施泰納想不到還有別的用處。
施泰納昨天就這個問題也像聯合國匯報過,聯合國的決議是同意藍星集團的這個方案。
經過一天的詳細談判后,施泰納代表聯合國環境署和藍星集團簽訂了《垃圾島處理框架協議》。
協議約定,藍星集團全面負責垃圾島的垃圾處理事宜,并在一年的時間內消滅10萬噸垃圾,在十年時間內消滅垃圾島全部的垃圾。
作為回報,藍星集團擁有垃圾島的所有權及周邊海域的開采權(范圍參考主權國家對領海和經濟專屬區權利)。
同時聯合國關于垃圾島的專屬資金(10億米刀)將會按照垃圾的處理的進度分批到賬,第一批1億米刀會在協議簽訂后到賬。聯合國也將會盡力配合藍星集團在垃圾島處理垃圾的事務。
陳諾說道:“實驗將三步走,第一步是在這里建立環保菌實驗室,培養和篩選適用于鹽堿環境的環保菌。與此同時,我們將在垃圾島建立處理池和工作間。”
陳諾在垃圾島陸地靠近海洋的地方畫了一個圈,說道:“這個地方的垃圾將被全部清理出來,露出地面,然后建立處理池,這個工程比較浩大,鑒于垃圾島無風的環境,我將會出動直升機。”
“當處理池建立完畢后,我能會在這里培養繁殖環保菌,進入正式的處理階段,并且讓垃圾島和聯合國基地建立一定的交通聯系。”
施泰納連連稱是,這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處理辦法。
安排完這邊的工作,陳諾留下幾名工作人員做交接之后,也會離開夏威夷回國。
第二天,陳諾回國的路上,聯合國環境署的一篇重磅新聞出爐——《地球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