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峰的提議讓陳諾很重視,劉江峰在報告中列出了BAT等互聯網公司的例子,無一不是有自己的媒體喉舌。
B就不說了,從最開始的論壇和貼吧到后連的手機助手客戶端,一直擁有自己發言窗口。A本來是沒有自己輿論喉舌的,也要收購UC、優酷等媒體公司,讓這些公司為自己發聲。T就更不說了,當初的3Q大戰各種彈窗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藍星集團呢?
藍星集團沒有成立任何一家媒體公司,也沒有控股任何一家媒體公司。
所有的對外發聲都是通過官方網站的公告,或者是微博。
如果沒有控制媒體和輿論,公司的發言很有可能被水軍和鍵盤俠帶節奏。明明是好事,換一種方式說,味道就會變。
陳諾這一次就明顯感覺到了輿論對自己的不利,束管道路要修建,整個輿論客觀公正的評價不是沒有,但是很快就被各路自媒體帶到影響周圍住戶的話題上,緊接著就是道德的審判和網友的炮擊。
別小看鍵盤和口水,很多企業就是死在這上面。
劉江峰給也給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自己組建類似頭條新聞的新媒體,一個是收購市面上比較有一定占有率的媒體。
陳諾選擇了第二種方案,這種方案見效快,就像當初阿里收購UC一樣,收購以后,陳諾是從來沒有在UC上看到過阿里的負面消息了。
劉江峰又列出了備選的幾個媒體名單,其中有個叫做《讀新聞》的自媒體運營方式和《頭tiao新聞》差不多,都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招聘的新聞寫手,談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或者播送身邊的新鮮事(自媒體),一部分是直接將新浪、鳳凰、CCTV等媒體的新聞轉入過來(時事新聞)。
但是《讀新聞》因為沒有資金運營,再加上UC和《頭tiao新聞》的崛起,讓它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了很多,陳諾看了下APP的下載量,總共還不到100萬,可憐的數字。
陳諾準備將談判的交給了楊邁兮去做,陳諾只是定下了兩個原則。1、全資收購《讀新聞》,2、公司撥款5億RMB全力打造屬于藍星集團的媒體平臺。
“現在頭條和UC那么火,怎么才能從他們的手中搶占市場?”陳諾將這個問題拋給楊邁兮。
楊邁兮也是新媒體的受益人,她想了下說道:“我覺得可以從算法和新聞質量入手。”
楊邁兮從一個用戶的體驗入手:“UC和頭條大部分自媒體新聞都是以噱頭為主,少有鞭辟入里的分析,這和他們的運營方式有關,讓人人可以成為自媒體的同時,質量也在下降。我們可以提高自媒體加入的門檻,重金培養一些優秀的媒體人,整體提高新聞的質量。”
陳諾連連點頭,楊邁兮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
“還有就是算法。”楊邁兮說道:“現在UC和頭條的算法都很機械,你要是喜歡看哪方面的新聞,他就會一直推送不停消,而且沒有過濾一些有害低質量的新聞。我們可以用睿智芯片開發出一套更符合人類思維的篩選系統。”
“邁兮,看來這個任務不交給你都不行,你有過做電影的經歷,又是文科科班出身,我相信你。”
楊邁兮漲紅著臉,自己就隨便分析下,陳諾就把工作拋給自己了,還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