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這就是生命。
其實無論生命以怎樣的形式產生,它終究是生命。
更何況這些基因人的基因來自于社區的居民,他們應該是社區居民的孩子。
藍星人的思想轉變除了依靠法律約束以外,更重的要是依靠情感上的改變。
陳諾用手撫摸著氣囊,似乎隔著氣囊也能感受到胚胎的心跳。
陳諾第一次離生命這么近,這種感受真的很神奇,生命就是這樣誕生的。
馮冉以為陳諾對胚胎的發育很感興趣,說道:“胚胎已經培養了一周,生長速度等于人類三個月,現在它的心臟已經發育完全,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的心跳。”
生命,理應平等。
陳諾忽然覺得自己的基因人措施有許多弊端,讓藍星人強行接受憑空出現的孩子很困難,如果強行推出基因人,不會幫助社區進步,反而會讓兩個人類和基因人產生矛盾和隔離。
陳諾決定暫緩在地球推動完整的基因人計劃。
同樣,最近幾年在地球貿然推動基因人計劃也會引起全球輿論的反對。
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陳諾決定設定計劃推進基因人融入人類。
陳諾問道:“現在在氣囊中的胚胎有多少?”
“二十個胚胎,全部是戰士的設定。”
陳諾點頭,說道:“二十個胚胎,分兩步走。”
“十個胚胎按照原計劃進行,不過待他們走出氣囊以后,單獨成立一隊,不和現在的士兵混編。”
馮冉記下了。陳諾這樣做是最大限度化解人類和基因人之間的矛盾。
剛剛陳諾懲罰了猥xi基因人的士兵,士兵們對懲罰肯定是心服口服,在表面也肯定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內心多多少少會有不愉快,這種不愉快會轉移到基因人士兵的身上,所以將兩者暫時隔離開是最好的選項。
“還有十個胚胎,讓他們在嬰兒時期就出世吧,不用等到二十歲再出世。這十名嬰兒分開寄樣到十個沒有生育的家庭,十個家庭的糧食供應按照五人制,每月提供兩次肉食。”
陳諾喃喃自語說道:“這些孩子有他們的基因,藍星世界到了非常時刻,我們必須要適應和基因人共存。”
馮冉明白陳諾的意思,幸存者在社區安定下來以后單身的男女重新組建了家庭,有許多家庭卻是帶不了孩子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年紀偏大,更多是因為末世的輻射造成身體的損害而無法生育。
孩子寄養到這樣的家庭,跟著這些家庭姓,讓家庭從嬰兒開始撫養孩子長大,社區的居民勢必會和基因人產生感情。
這些基因人長大之后,又可以和社區的居民結合繁育后代,十多二十年之后,人類和基因人再也沒有了隔閡,也沒有歧視,每個人類都有基因人的親戚,基因人也有人類的后代,并無本質的差別。
其實基因人和人類本來就沒有差別,要說差別,無非就是成人之前居住的家不同。一個是在氣囊,一個是在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