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互聯網從二十年前開始,在BAT的帶領下進入了黃金時代!
華國人用他聰明的才智將互聯網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到后來最頂峰的時期,華國才有所謂的新互聯網經濟四大發明。
這種繁榮極大的促進了華國的經濟,讓華國在全球工業衰減的特殊時期保持著相當穩定的經濟發展。
但是在表面的繁榮下,隱藏著深深的危機。
這種危機在米國對華國經濟制裁下暴露無遺——華國在虛幻的互聯網經濟背后沒有一個完整的科技體系,我們過于重視應用而輕視基礎科學。
一方面軟件應用工程師被一個個新型的互聯網公司高薪挖走,月薪三萬、四萬甚至十萬大有人在。曾經輝煌的手游《王者農藥》團隊,個人年終獎金高達百萬RMB。華國人也把互聯網的應用分享經濟玩兒到了極致——各種分享短視頻APP,各種共享單車創造了一個個巨富神話,就差點沒有共享老婆了。
而在另一方面,華國基礎科學薄弱的驚人!沒有自己的芯片、沒有自己的服務器、沒有自己的算法,大量基礎科學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數學專業畢業的去賣房、化學專業畢業的去埋鹵肉比比皆是。
終于,米國一制裁華國2025制造計劃,中興等科技企業就被米國掐住了脖子。
基礎科技是氧氣,氧氣的供應掌握在別人手里,類似于中興、華為、小米甚至BAT等科技企業只有窒息死亡。
要是沒有藍星集團,中興會怎樣?
只有繳納米國開出的巨額罰款,解散董事會,犧牲許多無法公開的國家利益然后乞求米國放他一馬。國家一定會救中興,即便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也要救,因為中興是華國的通訊巨額,中興一倒,華國通訊也就倒了。
要是沒有藍星集團,華國的汽車工業會怎樣?
特斯拉、豐田等國外品牌價格占據華國未來新能源車的領域,新能源車最關鍵的技術,電池,依舊在國外的手里。
在上一個科技時代,馬耘、馬騰、李彥鴻,還有許多英雄造就了這個時代,他們被人們成為科技巨頭,他們改變了華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獲得極大的社會地位。
但是時代變了,當BTA等科技公司發現再進一步卻如此困難時,藍星集團橫空出世,陳諾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
藍星集團以積極驚人的速度改變著這個時代的進程,和過去的BAT不同,藍星集團是從最基礎開始顛覆著整個科技體系!
睿智芯片、碳晶電池、悟空電動車、以極光芯片為基礎的虛擬世界的等等,每一項科技都是從基礎學科開始自我創新,這是過去任何一個科技企業無法比擬的。
馬耘乘坐電梯前往陳諾的辦公室,他心中感嘆無比。
一個時代即將落幕,新的時代已經開始。
而這個時代,再也不屬于馬耘。
馬耘深深嘆口氣,想著自己當初只有五個平方的辦公室,一步步走到了今天,TB剛剛運行時候的艱難,TMALL購物季創造的一個個銷售神話,支付寶走進千家萬戶改變大家的支付方式,阿理重金進入足球行業等等,今天之后輝煌或許不再。
陳諾的辦公室,這一次只有陳諾一個人在。
他看著馬耘走進辦公室,迎接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