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悠哉悠哉地坐在老板椅上,看著大屏幕。
大屏幕顯示了三個畫面,第一個是江城市的房價走勢,第二個是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走勢,第三個是股票走勢。
江城市的房價完全沒有了參考性,從四萬到六萬一平跌到了一萬五一平,然后就一直保持在一萬五一平。
但是江城市的房價是有價無市,所有的消費者都在觀望,沒有人動手買房,一萬五就是個數字。
全國的房價受到了藍星集團政策的沖擊也呈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其中一線城市平均下跌率超過5%,二線城市下跌率超過了10%。
全國房地產市場震動!
這是房地產近二十年的第一次普遍性下跌。
全國的銀行和地產企業慌了,有些依靠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也慌了。
他們開始出臺一系列的穩定市場政策,比如宣布藍星集團的政策是江城市自己的政策,不是全國性政策,其他城市不會執行。
比如宣布加強人才戰略,本科以上人才買房打折等等。
又比如很多銀行時隔十年后再次宣布降低貸款利率,鼓勵民眾貸款買房。
僅僅是政策還不行,更重要的是輿論。
有些債務危機相當嚴重的地方政府,直接由市長出面,為地產企業站臺演講,鼓勵民眾買房。
在某些城市的廣告牌上,寫滿了類似于成家立業要有房,有房才是成功人等等此類的標語。
ZF為房地產企業站臺還不夠,很多地產企業老板和背后的資本再次動用輿論工具。
輿論從多方面攻擊藍星集團的政策,大罵陳諾是瘋子。
還有輿論污蔑藍星集團提出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就是個騙局,保障性住房完全沒有品質等等。
藍星集團的政策就像是個照妖鏡,把全國各個經濟妖怪都照了出來。
股票市場同樣如此,房地產股票跌跌不休,方達集團這幾天在股市上就損失了上百億,綠地、保利等也不遑多讓。
唯一得以幸存的只有識時務的恒達集團。
許多地產股跌得老板差點破產,公司直接以各種名義向證監會申請停盤。更有在金融機構做房地產杠桿的投機者直接跳樓自殺。
陳諾看著這三塊屏幕,笑著搖搖頭。
很多人已經輸急了,輸眼紅了準備魚死網破。
代燕菲給陳諾倒了一杯茶,安靜得守候在他身邊。
陳諾說道:“地產眾生相,菲菲你知不知道有些地方的領導都忍不住給地產公司站臺說情。你說,華國地方政府對地產經濟的依賴性有多強?”
代燕菲看著屏幕上驚心觸目的數據也是相當震驚,說道:“難以想象,一個地方的財政和稅收居然全部依靠地產,地方債務問題如此嚴重,我不敢往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