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也將建設一座量子通訊基站,而和藍星世界通訊的基站將建設在碧藍島。
經過幾年的發展,藍星軍工網絡了一批專業人才,這些人才就算是放在國家軍工領域也是專家。
鑒于電磁炮、鷲鷹無人機缺少精準導航的問題,藍星集團在軍工基地已經發射了幾顆基準導航的衛星,具備了一定的衛星研發、生產和研發的功能。
陳諾帶來的量子衛星制造技術將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基地辦公室內,全球最頂尖的華國衛星、軍事科學家們坐在陳諾下方。
衛星領域的專家,陳諾從米**工企業挖過來的華裔科學家孫澤就坐在其中,他年紀不大,只有四十五歲,卻參與了米國薩德、愛國者等一些列的防衛體系建設,也參與了米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計劃的衛星通訊任務,經驗十分豐富。
陳諾說道:“能夠坐在這里的都是衛星、通訊方面的專家,能夠參加這個會議的都不是外人。”
陳諾這話一說完,會議室的人站起來對陳諾半鞠躬說道:“主人!”
這一聲主人已經表明了陳諾和大家的關系。
陳諾壓了壓手說道:“大家都坐下吧,不要拘禮。”
眾人坐下后,陳諾在會議桌中間,投影出了,兩個正在糾纏的量子,說道:“這是我們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量子?”孫澤問道。
“量子!”陳諾說道:“量子衛星,未來人類通訊的唯一方式。”
孫澤提出疑問:“國家不是已經制造出量子衛星了嗎?”
陳諾笑道:“通過光子攜帶信號,將光子傳輸到地球的,不能叫做量子衛星。通訊距離有限制的,能量大量衰減,也不叫量子衛星。”
陳諾這番話,基本就是把華國幾年前發射的墨子號全部給否決了。
“我們要是實現的幾億,上百億對量子實現同步糾纏,要是實現的超越距離,實現通訊功能,不是將光子承載信號后,發射到接收器。”
全場鴉雀無聲。
孫澤問道:“這個技術難道非常大,應該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據我所知,米國五角大樓也沒有這種技術。”
陳諾沒有說話,直接讓小悠在投影上播放著藍星世界的文明遺產,衛星的原理和制造方式。
陳諾起身后離開會議室,讓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們在這里好好學習基本知識。
“吩咐下去,飯食、飲水給他們送上去,他們一時半會兒舍不得出來的。”
辦公室里,科學家們將看見一個前所未有的物理世界,視頻將證明愛因斯塔的駁論并非駁論,它將證明波多爾斯基的預言完全正確,而且擁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