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原本就是信息很發達的城市,藍星集團創造了新的通訊方式,這件事瞞不了很久。
江城市市民的朋友圈,江城市本地的微博,還有各類本地的新聞,搶先于正式的新聞媒體報道了藍星集團成立藍信通訊。
江城市人民朋友圈:
“江城大學城那邊開業了一家藍信通訊,根據學生們的信息,信號超級好,網速超級快。”
“信號真的很好!有學生購買設備后就在江城醫科大學的后山試過信號,比城里還快!”
“現在實驗期間,包月費用是兩百元一個月,未來就不知道了。”
“這么便宜?比起其他通訊公司的費用只貴了一點,但是信號好那么多。這還說什么,趕緊開通啊!”
藍星集團在華國基本上就是金子招牌,藍星集團的產品一定會和他描述的性能一致,只有多沒有少。
無論是基于自身經濟領域考慮,還是對實際需求的考慮,用戶們對量子通訊設備很感興趣啊!
下午時分,江城大學城居住的居民們過來咨詢開戶購買設備的事宜。有些爽快的用戶自己把自己的號碼停了,直接用藍信通訊的虛擬號碼。
在藍信通訊預約的用戶達到了三萬人,小小的店鋪根本吃不消,預約號排到了一周之后。
《江城日報》、《江城電視臺》、《荔枝視頻》等各大媒體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他們要弄清楚什么是量子通信,什么是量子設備。藍星集團量子通訊和華國前幾年發射的墨子號衛星有什么區別?民眾們使用上和過去的網絡有什么不同。
當記者們來到現場時,已經擠不進鋪子了,里面人山人海,根本不欄不見營業員的影子。
記者們只有找幾名排隊的用戶采訪,但是采訪也采訪不出實質性的內容。
因為大家都用從眾的心態,這些用戶在進入營業廳之前,也是一臉懵逼啊。
好不容易,有一名辦完業務的用戶從營業廳中出來。
記這么一擁而上,對其進行采訪。
用戶的臉上滿是激動和興奮,他對記者們不多言也不多語,直接把手機展示給記者看。
沒有連接WIFI,全部是使用量子通訊網絡。
用戶正在下載《奮斗都市》手機版,基本是秒下載!
記者們這下見識了什么叫做量子通訊。
《江城日報》的記者已經想好了新聞的標題,只有一個字——塊!
店鋪內。
幾名藍星集團的實習生早就把早上的雄心壯志扔在了一旁,他們全部累趴下來。
“藍星集團……應該制造工作機器人,這種機械師重復的工作,就應該由機器人完成,不是人類!好累啊!”一名實習生趁著喝水的間隙偷懶說道。
“趕緊過來登記,用戶還等著呢!”小羅這里忙得不可開交,哪兒還有心思聽實習生閑談,“代助理可是讓我給你們實習評分,你們是想實習評語上有個‘優’,還是別的什么評價?”
實習生一聽,趕緊放下水杯繼續忙碌,實習期間吃點苦算什么,先苦后甜!
江城市移動公司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