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合理的?”
“研發出了多少錢,國家給就是了。當初4G通信技術也不這樣嗎?企業開發,國家回收。”
一天的討論結束后,工信部原則上同意了移動的建議,但是否決了單獨把量子通信技術交給移動這條,建議國家和藍星集團進行談判,將量子通訊技術回收到國家手里,然后交予三大通訊公司,讓三大通訊公司和藍星集團共同競爭。
工信部作出批示以后,繼續往上報。
涉及科學技術回收的事,就牽扯到科技部,還要最高的GWY批準。
報告抄送到了科技部。
萬部長看到后大怒,“荒唐!真的是荒唐!工信部這幫人到時是做什么吃啊!一天到晚沒事干就就給自己挖坑!他們不知道量子通訊技術是藍星集團獨自開發的嗎?不知道這些科技送到國企爺們兒那里就要變味,離開藍星集團就什么都不是嗎!”
下屬看在部長大怒,趕緊回答道:“軍方給他們打過電話了,就是因為軍方打電話了,所以工信部核準藍信通訊注冊做通訊業務的。”
萬部長就神奇了,“有軍方的電話了,他們還想收回技術?”
“就是因為涉及到軍方、涉及到國家的高新技術,所以才建議國家收回技術。”
萬部長氣得渾身發抖,“誰提的建議,這種建議能提?他們還是按照國企那套來琢磨藍星集團,他們可能把事情顛倒了!因為有藍星集團,才會有國家的高新科技,我們才會打破米國的貿易制裁,我們的芯片才會出口全球擊敗英特爾,我們的航母才敢在米國西太平洋游弋!要是把這些科技研究交給那些吃飽等死的國企,他們能研究出什么?”
下屬有些無奈地說道:“部門的事,誰知道呢?前段時間體育總布局不是還讓國足打聯賽嗎?有些時候咱們不用能腦子去琢磨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萬部長是親身體驗過國有科研機構的效率,不是一竿子全部打死,華國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國有科研機構,但是……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科研機構都是混經費等死的。
藍星集團為什么會成功?
華為為什么會成功?
阿里為什么會成功?
因為有壓力,有死掉的危險,他們才會一直尋求進步。
國有企業和國有科研機構呢?
混吃等死,反正有國家兜底,死不了。
萬部長深吸一口氣,說道:“我從藍星集團那邊得到消息,碧藍島的機場建好了,基礎設施也建設好了,他們這種做法,不是讓藍星集團搬家嗎?”
眾下屬心里一驚!
“萬部長,那怎么辦?”作為科技部的一員,他們知道藍星集團對國家的重要性。
萬部長說道:“我馬上給上面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