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魯國,小學課本上學習的建立在鳥糞上的國家,整個國家只有24平方公里,比碧藍島本島只大四平方公里。
這個國家擁有豐富的磷礦,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所有財政收入基本上都是依靠鳥糞形成的磷礦出口。
全國一萬多人,在最富裕的時候人均收入能夠達到8500米刀。
由于上帝的眷顧,豐富的礦產資源。瑙魯國居民的健康、教育等費用都由政府承擔。
瑙魯只需要雇傭外籍礦工,將島上的磷礦挖掘起來賣走就行。
這個國家除了生產一些熱帶水果以外,不能生產農作物,也沒有淡水,所有的產品都是依靠進口。
但是一切都有結束的時候,在島嶼礦產枯竭以后,瑙魯國人民忽然失去了經濟支柱,他們慌了。
于是他們使用過去賣礦掙的錢全球投資,希望能夠獲取回報。他們也尋求全球大國的援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他們甚至在島上建立一個難民收容所,幫助澳洲收容非法移民以此換取澳洲的經濟支援。
經濟不穩定僅僅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幾年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瑙魯國的面積已經由24平方公里下降為現在的21平方公里,什么時候消失就不知道了。
瑙魯這點就和碧藍島不同了,碧藍島有藍星集團在,而藍星集團有足夠的科技技術平衡海平面上漲和海島面積縮小之間的矛盾。藍星集團現在正在進行的填海工作也充分考慮了未來海平面上漲的可能性。
另外,瑙魯和華國沒有外交關系,因為它和華國的灣灣地區有外交關系,當然這種外交關系是建立在經濟援助的基礎之上,灣灣地區以每年援助該國2000萬米刀,換取該國的外交支持,這個價格還在不斷上漲。
作為瑙魯國的總統,瑙魯雖然和華國沒有外交關系,但是不妨礙他以普通游客的名義在全世界旅游,一個月前,他就在夏威夷旅游,在同伴的介紹下來到了碧藍島。
同為小島,瓦卡原本以為碧藍島和瑙魯沒有什么不同,但是當看到碧藍島的基礎建設和島上的科技水平后,瓦卡大為吃驚。
同為沒有淡水的島嶼。
碧藍島可以采用生物細菌進化海水的方法,將海水轉化為淡水,費用還相當便宜,甚至比大陸國家水廠處理湖水、河水還要便宜。
同樣為海島,瑙魯國的所有食物都需要進口,碧藍島卻有自己的種植大樓,所有的食物、水果都在島上生產,生產的食物不僅能夠滿足島上工作人員和居民的需求,還能夠滿足游客需求。在幾個月前,這里甚至還出口過好幾百噸食物給委內國。
同樣作為小島,碧藍島已經開始人工造島計劃,島嶼還是用的超級科幻材料,不是傳統的砂石填海,瑙魯國卻只有等著海島淹沒在大海之中,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澳洲修建一座大樓,今后安置海島的居民。
這就是差距!
碧藍島依靠的是科技輸出,有無盡的財富,瑙魯國卻是依靠的礦產輸出,磷礦賣完了就只有干瞪眼。
瓦卡真的太喜歡碧藍島了,作為總統,他控制著大部分的國家資源也有好幾個投資公司,十億RMB的財產還是有的,所以他也向藍星集團提出了申請,希望能夠移民碧藍島。
這是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