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的同事們紛紛說道:“周彥,你好好休息!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和周彥的視訊通話很能夠鼓舞實驗室人員們的氣勢,沙湖臺的實驗,不就是實現自己和人類夢想的時刻嗎?
引力波實驗后的第三天,實驗室開始組裝生產第一個實驗用的反重力底盤。
反重力底盤總得來說有四個組成部分:
1、核燃料室:
核燃料室是儲存核燃料的地方,按照藍星集團空天車的技術標準,核燃料按照空天車的規格不同可以使用三十到五十年不等。
2、核反應室:
核反應室是讓核燃料按照制定的規模發生核反應,產生超弦和供給空天設備使用的電力。
核燃料室和核反應室都擁有藍星世界最先進的核隔離裝置,做到核輻射0溢出,無論是對外面的人還是對坐在裝置上的人員,他們都不會受到核輻射。
3、超弦收集室:
超弦收集室將收集核反應產生的全部超弦,并且按照頻率的不同進行分類,方面后續的使用。
4、超弦組合室既反重力室:
超弦將在這里進行調節和組合形成引力波,引力波和地球的引力波相互抵消,讓反重力底盤懸浮在空中。
引力波不能屏蔽,只能抵消!
這就是反重力底盤的基本構造原理。
沙湖臺這次要做的反重力底盤,預計載重為十噸!
十噸!讓十噸重的物體飄浮在空中。
十噸的反重力底盤成功以后,藍星集團將會實驗載重更大的反重力底盤。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他們分工合作,按照實驗室的要求生產設備。
一個月后,在距離沙湖臺五十公里的地方,半徑為三米,重量為十噸的反重力底盤生產完畢。
這次制造的反重力底盤只是初胚,啟動設備在并沒有在底盤上,而是在實驗室。
底盤的上部空間也只有表達重量的鐵塊,沒有駕駛室。
實驗成功之后,實驗人員可以對上部結構進行改裝,讓其成為人類世界第一輛空天車。
十噸重物,沒有任何的推進器,實現垂直的升起,并且能夠平穩的懸浮在空中,沒有噪音,不會顛簸,保證絕對的平衡!
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
“燃料室準備繼續!”
“核反應室準備就緒!”
……
丁教授下命令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