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車在超級電腦導航的指引下來到龍山口。
“高度四百米到四百五十米西北向風力十三級,風速50米每秒!”實驗人員得到龍山口的監控后說道。
50米每秒的風速是什么概念,臺風中心的風速就是這個概念。
這種風速下,再牛掰的飛機都不敢起飛。
如果反重力底盤能夠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保持穩定,就可以表明它是世界上最穩定的飛行器。
反重力底盤來到龍山口,剛剛抵達這里底盤就開始遭受狂風的襲擊。
龍山口的風很復雜,遇到反重力底盤的阻力后,不僅會產生單側風向,還會產生下旋風。
下旋風會讓反重力底盤產生向上托的力。
實驗人員都知道實驗的復雜性和惡劣性,要是實驗失敗,整個反重力底盤就會碰撞在龍山口的懸崖峭壁上,反重力底盤就毀了。
陳諾卻對實驗信心十足,反重力底盤有兩個部件十分重要。
一個是力向傳感器,將自身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及時傳送給自身攜帶的超級電腦。
剩下一個就是超級電腦,超級電腦能夠立刻分析力的方向和大小,然后控制引力波的大小和方向,從而通過力的相互抵消,控制反重力底盤的平衡。
所以,無論外界的條件再怎么惡劣,保持穩定是反重力底盤的基本屬性。
果然,當反重力底盤飛行到450米這個高度時,無論狂風怎么吹,無論龍山口發出多么恐怖的呼嘯聲。
反重力底盤就像是有兩天提死死扎在土地里,保持著它自身的穩定!
陳諾可以想象,要是在反重力底盤上安裝立方氮化硼的罩子,那么人在里面也相當安穩。
兩個小時的實驗,反重力底盤用了很多種在空中懸浮的姿勢,它都能夠絕對的保持穩定!
這樣優異的表現讓實驗組歡呼雀躍!
丁教授開始大膽得猜想,要是未來空天車能夠應用在公眾領域。
大型的空天車能夠承載和飛機一樣多的人,哪兒還有飛機什么事。
乘坐飛機,天氣惡劣不能起飛,航班晚點是時常的事。
即便天氣良好飛機起飛了,乘客們也會時刻感受到飛機因為氣流的顛簸。
最重要的還是安全性,飛機被譽為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每年發生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數,飛機一出事,基本上就沒有生的希望。
這些不確定因素為空天車上通通不存在,空天車的飛行不會在乎天氣因素,因此不會晚點。空天車就算是在臺風中飛行也能夠保持穩定,所以安全性也無憂。
這才是未來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想到這里,丁教授相當激動,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這是屬于藍星集團偉大的事業,也是屬于他偉大的事業。
丁教授和所有實驗人員一樣都在期待自己親手制造的空天車能夠飛上藍天。
今天的實驗告一段落,但是反重力底盤的實驗并沒有全部結束。
第二天,反重力底盤的速度實驗繼續開展。
陳諾和丁教授也沒有回沙湖臺,繼續在實驗場地指揮實驗。
今天實驗場地的天氣相當不好,屬于沙塵暴天氣。
黃沙鋪天蓋日,實驗人員都戴著防風設備。
人員相互之間說話已經聽不見,大家只能用愛信設備聯系。
丁教授對陳諾說道:“其實這個天氣。所有的飛機都龜縮在停機坪不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