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車店,她趕忙打開門鎖,人還沒有進去,憋紅了臉的嚴青竹兩步就跑了出去,連話都沒來得及跟她說。
嚴青梔擔憂他被別人帶走,連忙飛快把門鎖上,反身跟在他的身后。
嚴青竹一路直奔茅房而去,跑的賊快,嚴青梔都險些沒追上。
屋里倒是有夜壺,可那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如今正是大白天的,大車店里有不少的商人活動,男男女女都有,一見兩個孩子這樣,不禁都多看了兩眼。
大車店的茅房,環境臟的簡直令人發指,嚴青竹閉著氣但還是一路干嘔出來的,不過送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他回去又仔細洗了一遍手才舒服了些許。
他睡的有點多,感覺腦袋不怎么清明。
嚴青梔跟他說了自己買的東西,嚴青竹也沒發表任何意見。
只是又商量著買些兩人以后能用上的東西,牙刷牙粉,香胰肥皂,手巾浴巾,各種藥品……郡城的東西總要比縣里的好上許多,種類也比較齊全,兩人手里有錢,還有不怕東西變質的空間,沒道理不多準備一些。
這次兩人一起,跟大車店里的貨商打聽了一下周圍信譽不錯的雜貨鋪,便離開了。
因為嚴青竹就在身邊,嚴青梔也就沒有了上午那么多的擔憂和顧及,兩人一邊走一邊看了看白日里臨城的風光。
臨城的山貨皮毛品質很高,座鐘的名氣的也不小,來往的客商自然都是奔著這些來的。
但他們不會空手而來,往往也會帶來他們本地的貨物到這里賣掉,再買上一些山貨皮毛帶走。
如今剛開年的關系,遠些的客商還沒有到,但周圍地方的客商已經到此云集。
貿易市場里人流不少,熱鬧的煙火氣把寒冬的積雪都融化了許多。
走到市場進前的時候,兩人都有些吃驚看到的景象。
市場大門十分開闊,同時容納四五輛大型馬車并行都不是問題,門口有人在指揮著客商將車駕存放到什么位置,并且進行來往登記。
各種力工腳夫都蹲在市場外面的一側等活,有很多人直接過去招呼了自己慣用的人便離開,也有人在那里一文一文的跟人講著價。
再向前走去,高高的牌樓上面,掛著一個木質牌匾,上面刻著“福瑞”兩個大字,聽說這里是大趙經濟體制改革時興建的實驗性市場,這兩個字還是先帝御筆呢!
兩人輕裝簡行,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其中。
里面規劃的很方正,路面都是青石板的,一排一排的鋪面整整齊齊,鋪面全都不大,只有十幾平米的樣子,青磚紅瓦,不見木門,只有各色的碎花棉門簾擋住了外面的風霜。
鋪面外面都掛著各色幡子,或是支起了攤位,擺出了東西。
各式各樣的貨商行走其中,衣著各異,表情不同,兩人混在其中,也沒多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