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活下來的人越多,他能得到的也才越多。
他拿過了戶籍將兩人的信息記錄了下來,之后又拿出了一份文書遞給了嚴青梔讓她畫押,嚴青梔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上面所寫內容。
文言文的,她看的并不容易,不過這都是制式文書,許多冠冕堂皇的廢話都是有沒有意義的,拋開了那些虛的,剩下的幾句理解起來也就不困難了。
見她識字,文書也意外了一下,即便大趙文風興盛,可念書到底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因此,他對待嚴青梔的態度也有了些許的轉變,可能這個孩子真的不是一時沖動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靜待得對方畫押完畢,他方才詢問。
“你與弟弟今日住在草寮嗎?”
嚴青梔沒有猶豫,直接便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們還有別的事情,住在草寮并不方便。
“不了,小女姐弟二人已在一位遠親家中借宿了幾日,總不差這一晚了。”
文書點頭,將戶籍路引和一個帶著號碼的木牌交遞給嚴青梔。
“既這樣便不多說!你且記住,咱們明日巳時點人,午時開拔,切記帶著弟弟早些來,興許能分到一輛好車。”
“真是感謝官爺,原本小女還對此行擔憂,但見了您,我倒覺得這事真是我們姐弟的運道,想來此番因著您的叮囑定然會一帆風順!”
嚴青梔這話說的文書也散了口郁氣,便揮手要將她打發,嚴青梔卻沒有走,而是繼續追問。
“官爺,不知這一路可有補給的地方,小女一會兒回去準備的時候,也好有個抓手。”
“你們沒有路引,無法入城。”
經他一說,嚴青梔才反應過來,村中里正開的路引最多只能到當地所屬郡城和外地縣鄉,想要進入更高一個級別的地方,就要向上報備了。
看來他們也怕這些人到了巢郡不好好過日子,拿著路引逃跑,所以才用這種方式,把所有人綁在一起,讓大家跟住大部隊,少起幺蛾子。
制度倒是還行。
不過,補給確實是個問題。
盡管一路上會有朝廷的車馬護送,一日也有兩餐分發,但對于姐弟二人如今的食量來說,那兩餐可能連維持生命都勉強。
還好她提前問了,這準備工作就要做的更多一些了!
離開了登記的地方,嚴青梔趕忙回了城中,她在空間里給嚴青竹留了字條。
跟著便先去了當鋪,在那里買了幾套她與嚴青竹能穿的二手成衣、幾雙尺寸差不多的結實皮靴和兩套干凈厚重的鋪蓋。
又在布莊里買了十匹質地不錯,顏色莊重的布料,和一些零碎的針頭線腦,背著這些東西,她才去切了十斤豬肉,回了大車店。
嚴青竹早在房中,將東西都整理好了,見她買了這些東西回來,也沒有意外。
東西一放下,嚴青梔便跟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