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和李明霖一樣,都是川蜀人,因此陳欣怡對于川菜比較喜愛,尤其是水煮肉片和麻婆豆腐。
香江這邊川菜館并不常見,比較有名的川菜館還要屬尖沙咀的渝川飯館。
其招牌菜有著宮保雞丁、辣子雞、水煮肉片、回鍋肉等比較有名的川菜。
兩個小年輕還算比較節約,僅僅點了比較喜歡的水煮肉片、麻婆豆腐,和一個番茄蛋湯。
飯間撒狗糧的劇情不再贅述,今天這注定是單身狗扎心的日子。
吃著香辣可口的飯菜,陳欣怡也不免和李建輝談及那遙遠的地方。
不管陳欣怡還是李建輝,雖然時常聽陳志勇提起老家,但都只知道一個地名,對于老家到底是什么樣并沒有一個印象。
而李建輝前世雖然也是川蜀人,但他從小在渝州市區的孤兒院長大,對于陳志勇和李明霖老家果城市并不是很了解,而所在的果城縣太平鄉更是一無所知。
李明霖和陳志勇同為太平鄉人,只不過李明霖一個是石板橋村,陳志勇則是駟馬橋村。
兩人同歲,并且同年被強行征召加入軍隊,走上了戰場,一同來到了這香江,這也是為何李建輝和陳欣怡定下娃娃親,后來陳志勇對李家這么照顧的原因。
“建輝哥,你說我們有沒有機會去看一看老家?”
李建輝自然清楚陳欣怡為何這么發問,因為香江媒體宣傳,加上不管李建輝還是陳欣怡身份都有一些問題,對于返回老家有著極大的顧慮,擔憂自身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陳志勇42年離家,一晃已經35年,家里的雙親早已年邁,甚至可能都已不在人世,要說內心不想念,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現在的身份,根本就無法返回,甚至都沒有辦法與之聯系。
內地這些年的變化,他更不敢讓自己的孩子返回,他擔心讓自己的孩子羊入虎口。
李明霖同樣對老家充滿了執念,哪怕臨死的時候,也請求陳志勇把他的骨灰帶回家,直到現在,陳志勇骨灰都沒有下葬。
對于陳志勇和李明霖這批人來說,香江雖好,但不是他們的家,只有那川蜀大地之上的山間小村才是他們的家。
整整三年,數十場戰斗,無數兄弟袍澤從眼前倒下,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付出了自己的鮮血和生命。
而陳志勇這批幸存的人,才發現自己曾經用生命保護的家,卻不能夠回去,內心是多么的痛苦和悲哀。
這樣的感情是李建輝無法感同身受的,陳志勇他們還算好的,至少還生活在祖國大地之上,想那遠征軍,結局比他們更加凄涼。
李建輝笑著說道:“欣怡,你放心,要不了兩年,我們就可以親自回去看一看家鄉的樣子,可以嘗一嘗地道味的川菜。”
現在已經是1977年8月,那位偉人估計已經再次恢復了職務,內地經濟騰飛的發條已經上好,改革開放的號角即將奏響,到時候他和陳欣怡能夠大大方方的進入內地,游覽內地大好河川。
至于陳志勇,這一輩子只怕沒多少機會了,他已經牽扯太深,不是想下船就能夠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