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堅持八個月,到時候搬遷到那邊去之后,就能夠坐在食堂進餐了。
而且那邊還有員工宿舍,他們可以直接在廠區里面居住,不用每天上下班擠公交。
李建輝和員工們一樣,排隊打了一份飯菜之后,也來到了外面,都是窮苦出生,也沒有太多講究,在大口吃著的時候,也和一旁的員工們聊天。
以前李建輝并沒有在食堂吃過飯,員工們也一直覺得這位年輕的老板如同那些富二代一樣錦衣玉食。
直到此刻,他們發現這位有些年輕的不像樣的老板和他們也沒多大不一樣,食堂算不算好的飯菜吃的依然很香,并沒有厭棄的神色。
這些員工對于公司食堂是非常滿意的,尤其是那些曾經在其它工廠干過的員工,他們很清楚曾經食堂和現在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
這里的食堂因為地方太窄,沒有太多空間供他們坐著用餐,比起外面大魚大肉也差的很遠。
但這里飯菜實惠干凈,分量充足,菜里油水也不錯,在工廠食堂來說,目前沒有幾家能夠比輝鴻生產基地食堂好。
李建輝聽著員工們對這的評價相當高興,他出聲道:“我們公司食堂一直是公司經營,只會收回成本價,而且飯菜不僅讓你們感到實惠,同時也注重飯菜的質量,確保你們吃的飽的同時,也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對于食堂方面你們以后有什么意見和看法的,我會在生產車間進門處左邊設置總經理信箱,你們可以在那里投信。
每周會有人定期取出里面的信件交給我,到時候我會根據你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考慮以及處理。
當然,你們以后對公司或者管理人員有什么意見的,也可以投入這信箱,這些我們都會一一過問,有違反公司規定的管理,我們會嚴肅問責。”
在李建輝周圍的員工聽著相當高興,有了李建輝今天之言,他們以后就有了一個申訴的渠道,那些車間管理要想欺壓他們,就要考慮會不會被捅到李建輝那里去。
在遠處的周佳怡小口的吃著飯菜,向著一旁的陳鈺蓮小聲詢問道:“李生以前都是這樣吃飯的嗎?”
“佳怡姐,你沒有去過調景嶺,等你哪天親自了解一下調景嶺之后,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相對于我們在調景嶺吃的,這里的飯菜已經很好了。
至于李生吃飯快,那是因為他他小時候跟著陳叔練武,食量比同齡的都要大,速度在那個時候就練出來的。”
周佳怡和李建輝、陳鈺蓮不同,她生活在小資家庭,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銀行的一名職員。
從小就受父母疼愛,雖不如豪門小姐,但和陳鈺蓮比起來,要好太多了,出生在市區的她,根本就想象不出調景嶺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說實話,她對于今天的飯菜并沒有太多的胃口,要不是因為李建輝和陳鈺蓮都在這里吃,她根本就不會選擇留在這里吃飯。
倒不是這飯菜怎樣,主要是這里的環境,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就這樣左手端著碗,右手拿著筷子,站著或者毫無形象的蹲著吃,她是真不怎么吃的下。
陳鈺蓮就沒那么多講究了,她和李建輝一樣,都是貧苦孩子成長起來的,也是快速吃著碗里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