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生死時刻,哪怕付出遠超本身市值的代價,也要把這部分股份拿到手,要不然這次行動將給他造成巨大的打擊,心中的計劃也會為此延誤很多年。
在回應了紐碧堅之后,李建輝把包鈺剛請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在80年代,這位力壓雙李,成為香江商界華人領袖,其世界影響力更是遠超香江華人家族的這些大佬。
其棄海登陸的決定更是讓外界知曉其在商業之中那卓越的眼光,香江四大船王,唯有他躲開了航運的寒冬。
與他齊名的另外三大船王,不管是東方海外還是華光航運都損失慘重,萬邦集團雖然也轉型,但沒有包船王那么果決,同樣損失不小。
而這個世界,包船王能否提前完成棄海登錄,就掌握在李建輝手里。
一旦這次收購九龍倉失利,包船王沒有幾年時間是沒有資本再來布局。
包鈺剛只要一刻沒有拿下李建輝手里的股份,他內心就一刻不能夠安寧。
在落坐之后,他也沒有閑心和李建輝套近乎拉長短,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明自己的來意,在詢問欣建投資公司具體股份的時候,也給出了自己的價格。
這時候包鈺剛也沒奢求打感情牌拿下李建輝手里的股份,他直接以商人的立場進行考慮,因此給出了70港幣每股的天價。
哪怕是李建輝也沒有想到包鈺剛居然如此大的魄力,在現在的股價上面翻倍。
70港幣每股,相當于給九龍倉估價63億港幣,這已經虛高的離譜,要知道在一月初的時候,九龍倉市值才不到十二億港幣。
李建輝忍住心中的激動,他出聲道:“包生給的價格我非常滿意,我也相信怡和不可能給出更高的價格,我個人非常愿意把手里398.7萬股九龍倉股份轉手給你。
只是我還需要和紐碧堅會面,不知包生是否能夠等待一陣,在和紐碧堅會面之后,我們在進行具體的交易。”
包鈺剛自然希望能夠立刻交易,只有股份拿到手他才能放心,只是李建輝已經出言,他也只能按耐住自己急迫的心,等待李建輝和紐碧堅商談之后再交易。
就如李建輝所說,他對于自己出的價格非常有信心,他不相信紐碧堅能夠拿出比自己還高的價格。
要知道紐碧堅只不過是高級打工仔,怡和可不是紐碧堅的,收購代價太大,紐碧堅根本就不敢輕易拍板。
而事實的結果也沒有出乎李建輝和包鈺剛的預料,怡和拿出的價碼是55港幣每股。
雖然這樣的價格也已經算是天價了,但比起包船王來,怡和的價碼實在要低太多了。
紐碧堅在離去之前,問出了內心中的疑問,包船王到底給出了一個什么樣的條件,讓李建輝能夠忍住怡和給出的誘惑。
當得知包鈺剛給出70港幣每股的天價時,紐碧堅內心除了罵包船王瘋子之外,內心全部被失落所充斥。
他清楚,李建輝這里股份爭奪失敗,意味著怡和守住九龍倉機會非常的渺茫,這家怡和的產業即將離開怡和的懷抱。
對李建輝,紐碧堅倒沒有多少怨氣,在商言商,李建輝完全按照商人準則辦事,并沒有特意針對怡和,這次是他們怡和自己沒有拿出足夠的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