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湊熱鬧那是出了名的,一位是鎮上的干事,另外兩位年紀輕輕但氣質非凡,這自然讓很多村民好奇。
沒過多久,在李建輝三人周圍陸陸續續圍上了一些人,一個個熱情的向劉文杰打招呼,同時也不忘向其詢問李建輝兩人的情況。
當得知是李明霖兒子兒媳的時候,也熱情的問好,同時也像兩人進行了自我介紹。
與昨天不同,李建輝在石橋村輩分相當高,和他同齡以及比他小的基本都是他的晚輩,也就那些四五十歲及以上的中老年才有他的同輩甚至是長輩。
尤其是到來的這些小孩,在陳欣怡拿出帶回來的糖果分給他們的時候,一個個幺嬸幺奶奶的喊的非常順溜。
眼看都過了十一點,天氣已經相當炎熱,李秀莉與其丈夫還沒有回來,這讓李建輝內心很是不解。
要知道曾經劉小娟回來的時候給了李秀莉一筆錢,去年從香江回來的時候李建輝又給了她兩萬人民幣。
毫不客氣的講,李秀莉身家比村里絕大多數人都要富裕,哪里還用的著這么拼命的干農活。
李建輝向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詢問道:“三伯,我二姑家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自從前年土地承包到戶,大家都希望能夠多種一點兒,大家也都比較拼,但這眼看六月已經到來,太陽正烈的時候大家也是會回家休息的,必然活沒干完人卻因此中暑。
二妹一家條件相對較好,幾個子女都是城市職工,加上前年你媽回來之后還給了她家一些錢,修了這新房。
去年二妹一家就知種了點蔬菜,地都是分給了周家幾個兄弟種。
只是不知道去年底發生了什么事,今年二妹兩個又把自家的地都要了回來,每天干活比我們這些還辛苦。”
其中一位五十多的婦女接話道:“三哥,什么叫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不就是那幾個不孝的東西嗎?
尤其是二姐長子周豐強一家,知道建輝你給了二姐不少錢,就以做生意為名把錢借過去,并且還把二姐兩個接到城里去,說是給他們養老。
結果生意沒做起來,還天天給二姐二人臉色看,也就那狗東西沒回村,要不然看我們不收拾他。
曾經只以為周豐強只是對其他人忘恩負義,沒想到對自己父母也這樣。
你一直在香江不清楚,周豐強能夠進絲二廠成為城里人,當時還是靠的你大姑,后來你大姑和大姑父被批斗的時候,他不僅和你大姑大姑父劃清界限,還跳的最兇。”
“素華,你亂什么嚼舌根子,這是人家的家事,你說這些干什么,現在都中午了,小孫女馬上就要放學,還不回去做飯去。”
“李明金,你吼什么吼,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一天就知道喊我去做飯,你自己不去做。”
雖然對于這位嬸嬸的性格不太認同,不過對于她說的話卻記在了心里。
難怪不管是在渝州還是在果城與吳瓊英聊天的時候,這位從來不提及二姑一家,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樣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