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找到一個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之前,他們還是希望在已制定的框架之下,吸引更多的香江資本前來投資,加速特區經濟發展。
至于未來回歸之后怎么對待這五大會,反正時間還有十多年,可以慢慢考慮,底線是絕對不能夠讓政府權利淪為資本謀利的利器,也需要出現東方的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
甚至一些上層都覺得東華會進入東南亞才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選擇,避免到時候雙方因為立場而撕破臉。
這也就造成了這邊對東華會的看法非常不一致,支持、限制、打壓的都有。
張濟民顯然是支持東華會產業在內地發展的,他們這方認為,只要制定完善的規則,東華會產業在規則之下經商,不僅不會制造麻煩,當地反而能夠借助東華會龐大的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而且內地制度注定了東華會無法像東南亞地區那樣進行干涉,因為體制原因,也注定東華會產業在內地無法形成壟斷。
“還希望李先生不要被一小部分人的觀點所影響,我們改革開放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也非常愿意聽到各方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以幫助我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我們也衷心希望欣建系企業的產業能夠加大在我們這邊的投資,也希望能夠和欣建系企業達成更多的合作。
為了支持特區企業的發展,我們粵省供銷社將會在這個月內拜訪各大企業,尋求與各大企業合作。”
李建輝等人很清楚這一時期供銷社的強大,其渠道范圍之廣,其銷售產品范圍之大,這些都不是任何企業能夠比擬。
這一時期,不管是商場也好,還是大型賣場也罷,都歸供銷社管理,而且供銷社更是覆蓋每一個鄉鎮,各種農作物種子、各種百貨家電,水果糧油等,都是供銷社提供。
和粵省供銷社達成合作,意味著產品通過這一渠道能夠進入整個粵省市場。
“請張書記放心,我們不會因為個別人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對于內地市場我們一直比較看好,我們也期待能夠與粵省供銷社進行合作。
隨著景怡電器、欣陽服飾、鴻宇服飾、淘大飲料市場不斷擴張,銷量不斷增加,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些企業生產廠區將會再次進行擴張,我們的企業員工也會再次增長。”
因為種種原因,當天下午雖然會談比較和諧,但達成的合作卻并不多,只有元朗塑料公司與鵬城特區簽訂了投資協議,計劃投資一億港幣在特區內建立生產基地。
至于說片場投資以及和粵省合資建立粵東蔬菜種植公司在上午的時候就已經簽訂了投資合同,在下午的會談上面不需要再提。
由于張濟民還要分別和其他幾支商界代表團會談,因此雙方會談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左右。
因為結束時間較早,李建輝等人并沒有在鵬城多待,在招待所收拾了隨身行李之后,就坐車返回了香江。
至于包船王等人和這邊商談的內容,李建輝等人不想知道,也沒有興趣知道。
現在對他們最為重要的還是打造一個穩固的市場,讓東華會企業面臨日美乃至西歐企業打壓的時候,不至于太過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