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他一邊指揮收購東華會旗下上市公司在股市上股份,一邊則是不斷以更低價格出手打壓這些公司的股價。
也不知道是是否是英倫那邊準備多方面施壓,就在當天上午十一點,怡和集團對外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怡和控股以及怡和置地注冊地將會變更的百慕大。
一石激起千層浪,哪怕目前怡和早已沒有了曾經四大洋行之首的輝煌,但依舊是香江頂級集團之一,怡和置地靠著這幾年房價飛速上漲,盡管去年開始有所下降,但其市值依舊超過了八十億港幣。
怡和控股市值同樣強勢,靠著手握怡和置地、惠康超市、香江國際牛奶公司等產業股份,市值更是高達120多億港幣。
這兩家注冊地的變更,加上之前就有小道消息李陳鈺蓮封爵,也加重了股民和中小投資機構內心的擔憂,股市上面賣單也極速增加。
這次波及范圍更廣,很多股民都是希望落袋為安,爭先恐后的想要把股份賣出去,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手里的股份屬于哪家上市公司。
以至于三大指數再次出現大跳水,絕大多數上市公司股價都呈直線下降,不少公司跌幅更是一度超過20%。
本來不少股民趁著中午休市的時候可以稍微安心的吃點午飯,誰知一些小道消息又讓他們內心極度的不安。
其中有一重要信息就是,總部位于溫哥華的華瑩控股集團有意將旗下控股的輝鴻集團總部和注冊地搬回溫哥華。
要知道輝鴻集團可是第一大上市公司,市值更是超過千億港幣,這影響比怡和改變注冊地還要大。
這些消息不僅讓股民們急了,那些游資同樣為此著急,哪怕一些上市公司確實有潛力,但目前局勢下,他們已經看不到這些公司上漲的動力,尤其是這些企業背后控股股東絲毫不顧及自身企業在股市上面市值的情況下。
以至于當天下午,那些上周還堅持的游資再次出現了分化,除了少數勢力之外,也在下午加入了拋售大潮之中,以降低自身的損失。
而市面上的小道消息也沒有消停,傳聞非常之多,甚至包括欣建集團注冊地變更等。
會德豐置地同樣出來湊熱鬧,宣布繼濠江新城、將軍澳、天水圍、臺北、東京、吉隆坡、曼谷、清邁、倫敦、溫哥華之后,在大阪、名古屋分別動工建設第十一和第十二座會德豐廣場。
這對目前股市同樣不是一個好信號,這標志著欣建系投資重心在堅定不移的向外部擴張。
反而是曾經傳出的深水埗會德豐廣場消息,卻遲遲不見蹤影,似乎這一計劃已經被會德豐置地給遺忘。
本來平時一些小道消息也影響不到這些投資機構,只是這次恰巧有著李陳鈺蓮封爵,這事是否真實,這些投資機構想知道并非難事,正是因為清楚,他們對于欣建系乃至東華會相關的小道消息百不敢不當回事,畢竟陳鈺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李建輝的態度。
因為這種種因素,也給欣建投資部以及盟友們創造了一個好的條件,讓他們能夠比較輕松的在底部吸收主要上市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