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李建輝的到來引發了很多的蝴蝶效應,但一些事實依舊在沿著既定的軌跡在發展,尤其是涉及兩個大國之間的博弈。
身在圣何塞的李建輝聽著關佳慧匯報的最近幾天關于香江傳來的消息,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當中。
英倫前首相在香江——東盟經濟合作論壇結束之后就前往了京城,只可惜在那邊碰了一鼻子的灰,從中也透露出兩國之間的分歧相當之大。
因為消息對于香江來說本就比較敏感,而英倫方面顯然沒有要隱瞞這方面的意思,讓香江這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一些內心本就不怎么堅定的家族,也加速了海外投資的步伐,本還準備堅守香江市場的一些地產企業也在這股壓力之下選擇前往寶島和東盟市場。
見李建輝沒有出言,關佳慧再次出聲道:“據助理辦公室傳過來的消息,布萊恩政府以及怡和、太古、匯豐等最近可能會有大動作,有風聲說匯豐總部可能會搬遷到倫敦。”
對于匯豐前世的一些發展李建輝還是清楚的,這家主要業務在亞洲的金融集團,截止20世紀九十年代初總部都是在香江,之后總部則搬遷到了倫敦,只是沒想到這一世受他蝴蝶效應的影響提前了這么多。
“你通知黃光興,讓其不要理會外界的影響,這天還塌不下來,繼續按照我們規劃的戰略發展,熬過這幾年,香江經濟必然再次騰飛。”
本來關佳慧還想提一提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是聽了李建輝這話,她也就沒有開口的打算。
她不清楚李建輝是哪里來的那么大信心,相信香江未來經濟制度不會變動,也不明白李建輝為何堅定認為欣建系未來在香江的發展不會受太大影響。
以她的想法,現在欣建系應該全面收縮在香江的產業,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東盟市場之中去,這樣就算未來有什么變動,也能夠減少欣建系的損失。
在關佳慧離開之后,李建輝看著香江助理辦公室發過來的文件,一時之間思緒萬千。
現在的香江已經不能夠再用前世記憶中來看待,隨著布萊恩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讓其與記憶之中的香江有了很大的差別。
既李國保申請建立東亞大學之后,鄭煜桐也聯合林百欣、曹文錦等人申請建立新亞大學,太古也聯合嘉道理家族申請建立遠東大學,何鴻森與李超人、陳曾熙聯合申請建立南江大學。
而布萊恩政府也是來者不拒,這幾家的申請可以用秒批來形容,當天申請,當天直接就獲得政府許可,每一所學校都獲得頒發本科學位證書的資格,并且能夠獲得英聯邦認可。
這也讓香江擁有頒發本科及以上學位的大學達到了20所,而在四年前,擁有這一資格的僅僅只有香江大學和香江中文大學,短短時間之內翻了十倍。
按照布萊恩政府計劃,這才不過達到了目標的2/3,還有著十所大學名額正在虛位以待,只要是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申請,就能夠拿到建校許可。
英聯邦之內對此也是打開方便之門,也不管這些大學質量怎么樣,只要這些大學建立,就認可這些大學的學歷,這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入境事物處這邊也在堅決執行著布萊恩的意志,近一個月,落戶香江的數量高達近三萬人,是去年同期的近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