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凡云也沒多問八仙觀滅門慘案背后的隱情,想必老道已經查到了線索,他就不必要瞎摻合了,免得惹事上身。
隨后蕭凡云在網上叫了一輛大貨車到八仙觀山腳下,然后又給十幾位工人每人封了一個大紅包,請他們幫忙將八卦爐抬上了車。
然后蕭凡云親自押車,陪著司機師傅一路千里迢迢的開回了浙省。
是真的千里迢迢,因為從八仙觀開到青松觀居然整好是一千公里的路程,一里不多,一里不少。
當天,蕭凡云去臨市機場取回神車,順道請來了十幾位師傅將破鼎一路抬上了山,又親自將他們送回市里好吃好喝的招待一頓。
這也是沒轍的辦法,他雖然力提千鈞,但卻無法向村民們解釋一尊破鼎是如何自己長腳爬上山去,所以只能花點小錢請人抬上山去。
而村里人見蕭凡云千里迢迢的從外省運回來一尊破鼎,又費盡周折的請人抬上山都大為詫異和無語,但又不好多說什么。
但八卦消息還是不脛而走,有關蕭凡云的負面消息再次傳遍十里八鄉,驚退走了無數蠢蠢欲動的媒婆。
當天下午蕭凡云回到村里就被老支書叫了過去,旁敲側擊的提醒他有了錢可不能亂花。
蕭凡云豈能不懂老支書的意思,便將從蕭宗仁那里借來的六十萬元全部交給村委會,委托村委會幫忙請人將上山道路的修繕一下。
老支書卻只要走了兩萬,說是修條破路這點就夠了,剩下的全都還給了蕭凡云。
蕭凡云想了想又掏出八萬給老支書,說是山道太筆直,遇上刮風下雨的日子容易摔人,所以要修的曲折一些,最好是九曲十八彎一眼望不到頭的那種……
老支書一臉無語,但架不住蕭凡云軟磨硬泡只好勉為其難的應下。
至于施工隊自然是用自家人的。
將這事全權委托給老支書后,蕭凡云挑著從市里順道買來各種修補器物就回到了山上。
當天晚上蕭凡云先飽餐了一頓,然后盤膝坐在三清神像前靜修了一整晚,等心境徹底平靜后才著手修復八卦爐。
直到這時蕭凡云才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邊這尊爐鼎的造型。
高約一丈二,三足圓肚,龍頭雙耳,寶塔頂。
鼎肚上有陰陽圖,還有一篇模糊的經文。
蕭凡云經過仔細辨認發現是《道德經》,他二話不說直接抹了干凈,準備刻上《德道真經》。
確認了寶鼎原先模樣,蕭凡云便將其搬到后院,然后將凹癟的地方一錘子一錘子的敲回去,接著又熔煉從市里買回來的青銅錠對破損處進行修補。
這是一項十分細致且十分考驗耐心的活計,蕭凡云不停的修修補補,一連修了七天七夜才將寶鼎修復回原本模樣。
當然粗修的寶鼎仍然是坑坑洼洼,滿是補丁的凄慘模樣。
隨后蕭凡云又取來鑿子刻刀,在常人無法窺見的寶鼎內壁上銘刻下七七四十九道靈紋,然后又在鼎肚上刻下顯圣的《德道真經》,接著將上次煉完八卦鏡后殘留的一點純金混以水銀描到真經上,最后以烈火進行烘烤揮發掉水銀,使純金牢固的凝結在經文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