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也是眼睛一亮,連忙握手:“歡迎歡迎啊,我們這里,就需要像大家這樣的人才。”
這絕不是客套,劉青山知道,以后發展現代農業,還真得有一支過硬的隊伍。
估計也是有了魏鐵柱的榜樣,所以這幾位畢業生,才選擇夾皮溝這樣的小山村。
果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劉青山招攬人才的計劃,也終于有了點效果。
一介紹才知道,這黑姑娘叫白麗艷,家里就是臨縣農村的,學農的姑娘,還真不多見。
大家坐下喝茶,劉青山就笑著說道:
“以后咱們都是一家人,我也就有啥說啥,大家先在這里安心工作,等過上一年,就可以享受咱們合作社的一切待遇。”
吃了這粒定心丸,白麗艷等人臉上的笑意更濃。
他們這幾位之所以選擇夾皮溝,一來是有王教授的介紹,二來,也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多是家里條件不好的。
因為他們都聽魏鐵柱說了,合作社的待遇非常好,每年的分紅錢就不少。
來了好幾個月,他們也知道夾皮溝合作社的情況,雖然有老支書和隊長,但是真正的掌舵人,卻是一個叫劉青山的年輕人。
隨著對劉青山的情況了解越來越多,白麗艷等人就越好奇:
原來夾皮溝這些好項目,都是在劉青山一個人主導下,才開展起來的。
今天終于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的人物,感覺十分和藹親切。
所以幾個人也一點拘束都沒有,白麗艷性子爽直,張口說道:
“劉總,我們幾個進老林子考察了幾次,有一個想法。”
劉青山點點頭:“說來聽聽,大伙叫俺青山就成。”
“青山大哥,我們看到林子里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有些珍品的東西,畢竟數量有限,就像猴頭菇。榆黃蘑這些。”
“我們就試驗了一下,在大棚里培育菌種,然后把菌種移栽到山里,選擇合適的環境,叫它們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下生長,那產量肯定大大提升,而且品質也無限接近于天然。”
這個項目,王教授其實也搞過,比如羊肚菌。
只是因為技術難度比較高,沒什么太大進展。
到了這些學生,就進一步把品種發展擴大。
這個思路還是不錯的,從單純的靠山吃山,山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變成了自己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確實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于是劉青山點點頭:“好,合作社肯定大力支持,不要怕失敗,不斷地在失敗中尋找教訓,吸取經驗,總有成功的時候。”
白麗艷等人也大受鼓舞:“我們在山里搞了個實驗基地,明天一起上山瞧瞧去。”
年輕人行動力就是強,劉青山也想上山瞧瞧呢,于是就定好時間,明天一起前往。
喝了一會茶,崔敏浩就提議去看看夾皮溝這里的參園子,劉青山昨天剛回來,也正好一起去瞧瞧。
這是夾皮溝的新產業,而且前景很好。
種植人參,最好的地點,當然是砍伐完的林地,林地種參,乃是首選。
只要把樹根子清理干凈,平整一下土地,就可以直接播種。
因為林地土壤里面,腐殖質含量豐富,養料充足,最適合人參生長。
所以當后來種植人參發展成一個產業之后,才會出現那么多毀林種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