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領導也邀請劉青山同去,不過這些事情,劉青山就沒興趣摻和了,領著啞巴爺爺等人,直接回家。
休整幾天,將各個公司的事情都安排一番,劉青山也就帶上吳桐,回家籌備婚事。
終于小老四還有首都這邊的朋友,要到婚禮臨近的時候,再趕回去。
啞巴爺爺和小六子,當然也同車返回,由李鐵負責開車。
這幾天,啞巴爺爺也沒閑著,通過首都醫學院,開始收購所需的草藥。
只不過前期收購了一波,運到米國,所以有些藥材,數量不足。
看來還真得像啞巴爺爺所說的那樣,到了非洲那邊,再看看當地有沒有合適的替代品。
其實按照啞巴爺爺的理論,萬事萬物,存在于天地之間,都會有各自的功效,只不過有許多還沒有被掌握和利用。
車子到了春城,把吳桐送回家,人家也需要準備一番。
在第二天傍晚,劉青山一行人,也終于回到了夾皮溝。
十二月末,天氣已經十分寒冷,大地也被茫茫白雪覆蓋。
“這回是真回家嘍!”
小六子在村口下車,一溜小跑進了村,灑下一路歡笑。
“哎呦喂,咱們的新郎倌回來啦。”不少村民都聞訊出來,嘴里打趣著劉青山。
劉青山樂呵呵地跟大伙打著招呼,還是回家的感覺好。
“青山回來啦,約摸著你也該回來了,這幾天,大伙都惦記著你的婚事呢。”
老支書和張隊長他們也都出來了,還有張桿子,倆手抄著袖:“新郎倌不回來,你們忙活也是瞎忙。”
說完又轉向劉青山:“青山啊,你桿子叔,把大肥豬都給你準備好啦,你就說啥時候動刀子吧?”
劉青山心里感覺到濃濃的暖意,農村辦喜事就是這樣,大伙都幫忙張羅。
聊了一會,劉青山這才和師父他們回家,至于小六子,早就跑回來了。
先去爺爺家轉一圈,然后回到自己的老房子,只見炕上坐著好幾位嬸子大娘,正在做被褥呢。
在這個時代,許多東西都是手工,一來是加工的地方比較少,二來也舍不得花工錢。
炕上撲著紅燦燦的被面,里面絮著新棉花,就算再窮的人家,行李被褥也是結婚的時候,必不可少的。
嬸子們手里穿針走線,在被子上縫出來一道道直線,這兩年,才剛剛興起用被罩之類的。
婦女們手指上都帶著個頂針兒,是一個環形的圓箍,戴著像戒指似的。
表面有一個個細密的小坑兒,縫東西的時候,如果太硬,扎針比較費力,就用這個去頂一下針鼻兒,所以叫頂針。
在幾十年后,劉青山看過一段采訪,一個人拿著一枚頂針兒,像那些年輕的姑娘們詢問,結果有大部分都不知道這是做什么用的。
農村人在冬閑的時候,喜歡坐在炕上,一邊做活兒,一邊嘮嗑,有時候也猜猜謎語。
有個謎語就是關于頂針兒的,叫做:不點兒不點兒,渾身凈眼兒。
另外還有一個對應的:不大不大,渾身凈把兒。
“青山回來啦,哈哈,瞧瞧咱們小山子,是夾皮溝最精神的小伙子!”
隊長嬸子眉開眼笑地夸著。
“可不是,等到來年,林芝大姐,就能抱上大胖孫子啦。”桿子媳婦也跟著湊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