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算下來,每位游客才幾十塊錢。
旅游一趟才花幾十塊錢,簡直難以想象。
第一次參加這種分紅大會的賓客,隱隱有點擔心:好像收入并不高啊?
老板叔繼續公布,第二項是來自藥廠、野菜廠等企業的分紅。
這些雖然是劉青山的企業,但是合作社都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算是掛名費吧,也是劉青山對鄉親們的關照。
別看百分之十的比例不多,但是架不住這些企業的收益高啊,就像藥廠,利潤已經超千萬。
所以合作社方面,總共也有二百多萬的收入。
來賓們也感覺到一點點振奮:這個還算不少,不過好像也不夠堵窟窿的。
第三項,則是山貨方面的收益,各種蘑菇、木耳、地皮菜、羊肚菌、松露的總收入,加在一起,一共是三百五十萬美金。
這個數字一出來,外人都聽得傻眼,還以為自己聽差了呢,大多數人都懷疑:是不是剛才多聽了一個萬字?
第四項則是養殖方面的收入:這個同樣不少,尤其是出口到中東地區的活物,獲利同樣是百萬級別的。
這還只是夾皮溝,放眼整個聯合體,這個數字就更為客觀。
客人們腦子里都冒出來同一個想法:難怪呢,原來大頭在后邊。
而且最厲害的是,人家這些收入,還都是出口創匯,賺得都是老外的錢,這個就太牛了。
第五項就是農業種植方面,主要是出口松江青稻等等。
最后老板叔公布的總收入,已經超過兩千萬元。
擁擠的會議室里,響起了震天的掌聲,差點把房蓋兒給掀起來。
村民當然是發自內心的歡喜,而來賓們則是滿臉的羨慕和祝福。
能來這里的,都是親朋好友,所以并沒有人心生嫉妒。
不過要說震驚,還是有的,萬萬想不到,這樣一個小山村,卻擁有如此強大的能量。
“今年肯定能達到五十萬村了,好啊,一百萬還會遠嗎?”
林子洲當然也在場,他就當是公私兼顧了,回去之后,再好好寫一篇報道。
如今夾皮溝的致富史,已經成為非常典型的系列報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老支書已經成為勤勞致富帶頭人,今年榮獲了全國勞動模范。
“趕緊分錢吧,俺晚上還得喂一遍豬呢。”
張桿子嚷嚷起來,其他人也跟著起哄,發錢這種事情,當然是喜聞樂見。
于是老板叔這才公布合作社成員的收入,按照慣例,第一個就是張桿子,一共是四十九萬零兩千元。
張桿子一聽也急了:“老板子,合作社能不能先借俺八千,怎么也得湊個五十萬的整數啊!”
“哪有這個規矩,你小子回去好好反省反省,你就屬于拖后腿那伙的,就因為你,咱們才成不了五十萬元村。”
老支書瞪了侄子一眼,聽得來賓心里都感覺有點別扭:不能比啊。
張桿子擠上前來,接過存折,嘴里還嘟嘟囔囔的:
“多虧俺長個心眼,平時攢了不少豬鬃,賣了一萬多塊,算總賬,收入也過五十萬了,沒給合作社拖后腿。”
張隊長一聽也瞪起眼睛:“我還納悶呢,那些野豬怎么一個個脊背上都光禿禿的,都被你小子給剪了,這是公共財產,必須充公!”
現在這個時代,收購部也是會收購豬鬃的,用來制作毛刷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