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樓那邊,基本上都是按照家庭地址來分配的,一個縣區,大多安置在一個房間,這樣也比較方便。
大伙一起動手,幫著抬行李,送到宿舍樓那邊。
原來宿舍,都是十二人,除了床鋪,就沒別的地方。
現在改成了六人間,屋子里,新添置了幾張小桌子,大伙可以在上面學習和工作。
各個寢室里,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有點像是大學開學時的情景。
不過來參加培訓的,大多數都已經成家,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
宿舍樓里,有洗漱間,也有室內的廁所,還算方便。
已經安置下來的學員,或者在寢室里聊天,或者仨一伙倆一串的,出去在校園里轉轉,熟悉一下環境。
“怎么沒看到小賣部,買煙都沒地方?”學員們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來了來了。”有眼尖的,看到兩輛大貨車開進來,就在一處平房前停下,有工人開始從車上卸貨。
有鐵制的貨架子和玻璃柜臺,先搬進屋里,然后一箱箱貨物從車斗卸下來,開始擺上貨架,不大一會,一個小賣部就成型了。
在學校住校,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吃飯。
快到中午,大伙都開始往食堂那邊溜達。
劉青山他們也忙活餓了,同樣趕往食堂。
食堂有兩處,每個能容納兩三千人的樣子。
進了食堂,一股飯菜的香氣,就撲鼻而來。
幾個打飯口,也都排著隊伍,劉青山他們也不搞特殊化,拿著大餐盤,跟著一起排隊。
飯菜都是自助式,中午的主食是米飯和饅頭,菜肴有十幾樣,有葷有素,最后還可以盛一碗甩袖湯或者是酸菜白肉湯。
學員們的議論聲也不絕于耳:“這豬肉燉粉條,真有肉啊!”
“小雞燉蘑菇,我最喜歡吃這個。”
“這素菜炒得真好,里面的木耳和蘑菇,一瞧就是野生的!”
很快學員們就得出結論:這伙食夠硬。
不知道每學期交的那點學費,夠不夠飯錢?
看著這飯菜的質量,估計是夠嗆。
他們都是脫產學習,各地的地方財政,給專項撥款,每學期五百塊,一年一千。
這力度不小了,也就是啞巴爺爺面子夠大,是上面直接下的文件,各級地方政府,不敢不執行。
要是省吃儉用的話,這些錢,還真夠生活費的,畢竟現在物價整體還比較低。
但是要頓頓都這么吃,比下館子還牛呢,這點錢就肯定不夠看。
“估計是開學這兩天,以后就難熬了。”有些上年紀的學員,經歷比較多,就產生這樣的想法。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很有可能。
劉青山聽了,也不解釋,時間長了,自然慢慢就知道。
這所學校,是真不打算賺一分錢,甚至啞巴爺爺還得往里搭錢呢。
“孫先生,劉總,看看飯菜咋樣,有啥意見,俺們努力改正。”大師傅搓著手,來劉青山他們這桌征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