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哄笑聲中,張大帥視察了一遍,還真有幾十只豬崽沒被劁過。
于是手起刀落,一刀割斷是非根,擠出來的小蛋蛋,還專門用小盆盛著,這玩意回家還能炒一盤呢,好歹也是肉啊。
至于小母豬,則用劁豬刀另外一面的小勾子,把花花腸子給勾出來。
所以在農村,有一句罵人的話:你這個人一肚子花花腸子!
劁完的小豬,刀口上抹點草木灰就完事,又撒著歡地跑進同伴之中,并不知道,它們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
幾天之后,豬場終于竣工,一排排整齊的豬舍,瞧得村民都羨慕不已,都說比自個家的房子還好呢。
水泥的食槽子,定邦鐵牢的,還有專門飲水的鐵管子,前端是劉青山仿照后來養豬場的那種水嘴制作出來的,
為了焊接這些水管子,可費了老大勁嘍。
人家農機站的電焊工不肯來,最后還是拐子爺爺出面,找到公社武裝部說情,這才把工人和電焊機一起拉來。
為了能夠自動供水,還特地焊接了一個大水箱。
可以說,這個養豬場,真是集全村之力,才算是搞起來。
人力不算,光是花費的鈔票,就叫大伙心疼不已。
一萬塊錢的貸款,有一多半,都砸在這里面了。
在村民的注目下,小豬崽被撒進一個個豬圈里,基本上,一窩的豬仔,盡量都安置在一個豬舍里面。
對于這個新家,豬崽也都挺好奇,溜達一圈,很快就發現食槽里的干料。
那還客氣啥呀,開造吧。
以前吃食,都是清湯寡水的,這冷不丁吃上干料,還真有點噎得慌。
拱來拱去,很快就有小豬崽拱到水嘴上,滋的一下,冒出水來,仰著小腦瓜就吱吱喝起來。
其它小豬崽也都有樣學樣,很快都學會了喝水這項技能:誰說豬笨啊?聰明著呢!
大伙都瞧得眉飛色舞的,嘴里還議論紛紛。
養豬這方面,家庭主婦最有發言權,專門負責喂豬的老板嬸子就嚷嚷開了:“這豬養著省事,不用烀豬食,也不用天天拎那死沉死沉的豬食桶。”
其他婦女都點頭表示同意,這幾百頭小豬崽,有三五個人就能干過來。
等豬崽吃飽了,就躺倒厚木板鋪著的炕上開睡,有了木板炕,冬天也不涼。
而且,等入冬之后,豬舍上面,也要扣上塑料大棚,提升溫度。
“讓讓,讓讓,都瞅啥呀,你們也都饞了咋滴?”
張桿子也上工了,他在養豬場里,主要負責清潔工作,主要是拾掇糞便啥的。
只見他穿著大靴子,像模像樣地戴著口罩,穿著一身藍色的工作服。
這是養豬場的統一著裝,另外按照劉青山的要求,還要定期消毒之類。
他們這邊,一到冬天,豬就容易得四號病,也就是口蹄疫,大規模的養豬場,最怕這個,防疫工作必須跟上。
張桿子也是人來瘋,越說越來勁:“俺這是千里扛豬槽子,就是為你們啊。”
大伙自然是一陣笑罵,張桿子抵擋不過,只能老實干活。
他一手拎著一個鐵桶,另一只手拿著大板鍬,把豬糞歸攏到一堆,然后鏟進鐵桶里。
鐵桶滿了,就拎到不遠處的一個化糞池,進行發酵,以后都是上好的肥料,正好供應大棚那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