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忙了好幾天,地里的莊稼,也大多收了回來,堆在場院里,等著打場,大伙也總算是緩了一口氣。
這幾天,最辛苦的是劉青山,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還得跟二姐一起學習。
劉銀鳳是非常認真刻苦的好學生,瞧著弟弟發回來的教科書,新嶄嶄的居然連翻都沒翻,立刻就怒了,天天晚上都監督他看書學習,背誦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科目。
這也怪劉青山,天天東跑西顛的,忘了自己還是一個學生,書本上都快落灰了。
還好這天一大早,老板叔趕著馬車,叫劉青山去公社,后邊還跟著一輛馬車,趕車的是大張羅,他們是去糧庫拉豆餅的。
這不是那天公社的孫書記領著不少人來夾皮溝嘛,一高興,就幫著批了三千斤豆餅做豬飼料,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獎勵吧。
豆餅就是大豆榨完油之后,剩下的殘渣,壓制成一塊塊大圓餅,直徑有半米,這東西香噴噴的,摻到豬飼料里,絕對下貨。
別說豬了,前些年鬧饑荒挨餓的時候,人都吃不上這個。
總算是解放嘍!
劉青山噌一下跳到馬車上,隨后又聽到嗖的一聲響,飛來一本書,砸進他的懷里。
這是后邊跟出來的劉銀鳳扔過來的:“三鳳兒,路上別忘了背書,回來就考你。”
二姐呀,你這是想叫俺讀成書呆子是吧?
劉青山也只能在心里一聲嘆息,不過去公社的路上,還是專心致志地背著書。
他的自制力,當然不是那些半大小子可以比的,前段時間主要是忙活忘了,這以后,他決定每天晚上,都抽出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看書復習。
先去公社院里,找孫書記要批條,臨走的時候,孫書記還悄悄塞給劉青山兩張紙票兒。
出門之后他打開一瞧,上面蓋著供銷社的印章,還有幾個字:憑票免費領取月餅貳斤。
月餅?
劉青山想了想,問前面趕車的老板叔:“明天是八月節了吧?”
當地把中秋節叫八月節,端午節叫五月節。
“好像是吧,都忙活忘了。”
老板叔順口答著,其實也不是真的忙忘了,大人不記著,小孩還惦記呢,不惦記別的,還惦記著過節能吃點好吃的呢。
中秋節,哪怕吃塊月餅也好啊。
主要是今年的小麥都沒賣到糧庫,沒換回錢來,家里原本那點活動錢兒,又全都入股合作社,大伙手里沒錢,也就刻意選擇了遺忘。
年節好過,平常日子難熬啊。
“這大過節的,咋的也得叫大伙吃塊月餅,應應節啊。”
劉青山嘴里念叨著,叫老板叔先去供銷社,看看有沒有月餅賣。
老板叔也直撓頭:“青山啊,咱們的貸款都快花光啦,還是勒緊褲腰帶,過兩年苦日子吧。”
“娃子們都盼著這個呢。”劉青山最懂那些小娃子們的心思,因為他家有個小老四啊。
車老板子也想想家里最小的那倆丫頭,等明天晚上,可憐巴巴地伸著小手,朝他要月餅,而他……
想著想著,他也不由得心里一酸:“成,先看看去!”
供銷社里,肯定是有月餅賣的,最便宜的一塊四一斤,五個頭兒的,用黃油紙包著,系著紙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