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
隨即他自己也搖搖頭,這鳥明顯比野雞小,身上的羽毛,倒是跟木野雞差不多,一點也不花里胡哨的,最關鍵是,沒有那么長的尾巴。
他忽然想到什么,吐口而出:“飛龍!”
啞巴爺爺點點頭,劉青山就有點不淡定了:山上的珍禽,當以飛龍第一。
俗話說,天上龍肉,這龍肉沒人吃過,但是飛龍那絕對是美味。
飛龍的學名,叫做花尾榛雞,喜歡吃松籽以及各種林間小昆蟲。
用來吊湯的話,據說十分鮮美,反正劉青山長這么大,還沒嘗過呢。
看到徒弟就差流口水了,啞巴爺爺臉上也浮現出慈愛的笑容,只是伸手拍拍劉青山的腦袋,然后就領著他繼續在林間行進。
走到后來,劉青山倆腿就跟灌鉛似的,好像都沒有知覺了,只是機械地在雪地里跋涉。
啞巴爺爺卻一點也沒停下來的意思,依舊不緊不慢地走著,知道天都眼擦黑了,這才在一處林間空地停下來。
這片空地中,又出現了一個木刻楞,只是這個林間木屋,看起來更有年頭了。
原來這里還有休息的地方!
劉青山不由精神大振,他一直就納悶呢:晚上住哪啊,總不能在大雪殼子里面露宿吧,那樣的話,估計明天早晨起來,也就硬了。
木屋也沒上鎖,就是用鐵絲別著門,進到屋里,還有蠟燭,屋里還有爐子,木屋外面,燒火柴木頭柈子之類都一應俱全。
生起火,點亮燭火,一身寒氣立刻就被驅散,劉青山感覺整個人又活過來了。
缸里還有米,封得很嚴實,劉青山淘米蒸飯的工夫,就看到啞巴爺爺從外面回來,手里還倒提著兩只鳥。
瞧著鳥身上斑駁的羽毛,劉青山又傻眼了:這個應該就是飛龍吧,師父咋抓住的?
啞巴爺爺比劃了幾下:到了晚上,飛龍就扎進雪殼子里睡覺,所以就抓了兩只回來熬湯。
說的容易,可是真要是那么容易就能捉到,估計早就抓沒了。
劉青山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其實最應該學的,還是師父的不貪:一群飛龍,就抓了兩只回來。
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即便是換成腦子里已經養成動物保護觀念的劉青山,只怕都難以做到。
起碼他剛才還想著:能不能多弄回去幾只,給家人們也嘗嘗鮮呢。
褪了鳥毛,剩下的就交給師父來料理,劉青山在一旁學著。
就看到啞巴爺爺往鍋里添了幾瓢水,直接把兩只收拾干凈的飛龍扔進去,就蓋鍋煮上了。
開鍋之后,扔里一小把五味子,等要出鍋的時候,又稍稍加了點鹽,就是這么簡單。
這點,劉青山大致懂得:越是上佳的食材,加工方法越是簡單。
晚飯開始,一人一大碗熱乎乎的飛龍湯,劉青山淺淺喝了一小口,便一個勁嘶嘶嘶地抽冷氣。
這可不是被燙的,而是被鮮的,仿佛整個大森林的精華,都孕育在這一口湯里。
啞巴爺爺瞧瞧徒弟的傻樣,就跟他比劃起來:這些年,飛龍越來越稀少,偶爾嘗嘗鮮就可以了。
千萬不能打別的主意,要是貪圖眼前利益,抓出去販賣的話,那估計用不上幾年,這種鳥兒就該絕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