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趕緊撤退,眼不見,心不疼。
看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盧文就領著劉青山他們去食堂。
盧副書記的心情很不錯,本來他以為,一個半大小子得了小轎車,那還不跟小娃子得到最心愛的玩具一樣,肯定不會撒手。
好在這小子算是有點覺悟,就是太黑了,一張嘴就要了他們兩輛車。
不過還是賺大了:要是沒有這個渠道,就算弄十輛大解放,估計也換不到。
他們去的是一處小食堂,雖然也要花飯票,但不是自己打飯菜,而是可以點菜。
盧文點了兩葷兩素四個菜:溜肉段,炸丸子;兩個素菜分別是:酸菜炒粉條,白菜炒木耳。
就算是他們廠子的小食堂,到了冬季,翻來覆去的,也就是蘿卜白菜、豆腐酸菜之類的。
上菜之后,車老板子這才從方向盤帶來的沖擊中清醒過來,端起一碗雪白的大米飯,往嘴里扒拉。
“吃菜吃菜,下午你們還有事,等晚上再陪你們好好喝喝。”
盧文熱情地招呼著,他還以為車老板子是不好意思夾菜呢。
事實上,老板叔就是干扒拉香噴噴的大米飯,也能干掉三碗。
這小食堂的大師傅,手藝不錯,劉青山當然也不會客氣,一口氣消滅四碗大米飯。
這碗,都是那種二大碗呀。
最近這段時間,劉青山發現,自己的飯量又漲了,應該是跟他學武有關。
“好飯量,年輕就是好啊。”
瞧得盧文都羨慕不已,他的觀念倒是跟劉青山差不多:能吃是福。
等到了下午上班的點兒之后,盧文就把劉青山領到工會的辦公室,見到那位郝科長,一個臉上總掛著笑容的中年人。
廠里早就跟郝科長打過招呼,他也知道這位小年輕不簡單,甚至連一月份跟老外的談判都受到邀請。
對于這樣重量級的人物,郝科長當然不敢怠慢,約定明天早上出發,他們這邊派四輛大解放。
至于價格問題,這還真是個難題:因為沒有先例啊!
他們這邊,冬天吃的蔬菜,都是秋天儲存的,價格當然不貴,就拿大白菜來說,秋天的時候才二分五厘錢一斤。
夏天買芹菜和韭菜,也都是幾分錢,可是這大冬天的,價格真不好定。
最后劉青山提出個主張:“冬天的菜價,應該按照夏天的十倍價格來計算。”
“十倍,是不是太高了?”
郝科長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換上了震驚:這一斤蔬菜,都快要趕上半斤肉的價格,這不是扯蛋嘛。
這還真不是劉青山漫天要價,他參考的也就是后來他們這邊蔬菜價格,冬夏兩季的差別,基本就是這樣。
于是他就掰著手指頭,跟郝科長算賬:從塑料大棚的成本,到種子、人工、到取暖,甚至連打壓水井的錢都算里了。
到了最后,郝科長也只有點頭的份兒,他也明白,到了冬天,這邊的蔬菜水果都特別貴,而且還很難買到。
就拿蘋果來說,國光蘋果,還五六角錢一斤呢,那就參照這個價格好了。
最后的定價:韭菜四角五分、芹菜三角,黃瓜兩角五分。
其實劉青山覺得黃瓜還可以價格更高一些,不過呢,郝科長認為,黃瓜可有可無,大伙喜歡的還是芹菜和韭菜,無論是包餃子還是炒菜,都能用到。
總體來說,劉青山還算滿意:那就先這樣吧,反正夾皮溝方面,不用管運輸的費用。
要知道,真正算起來,無論啥時候,運費可都一點也不便宜。
商量完價格,劉青山還不覺得怎么樣,身邊的老板叔,卻差點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