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從孩子們臉上逐一掃過,看一個,就滿意地點點頭,從劉金鳳開始,到山杏結束,一個都沒落下。
最后,老爺子的目光又落到劉青山身上:“你們要記住,這只是開始,未來要爭取更多更大的榮譽!”
“是,爺爺!”
劉青山挺起胸脯,響亮地回答,像一名英勇的戰士。
“爺爺,我們都記住啦!”
其他人也異口同聲,就連高文學也包括在內。
劉士奎不由得老懷大慰:“哈哈,好好好,一家人都全了,三鳳兒,今晚上多整幾個菜,我跟你王爺爺好好喝兩盅。”
王教授老兩口回到夾皮溝,也就在劉士奎家落腳,就屬他家清凈。
而且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楊紅纓也不用有什么避諱的。
劉青山當然是領命而去,先去大棚轉了一圈,看看二茬芹菜和韭菜的長勢,再過幾天,應該就可以割了。
還有栽種的刺老芽,也已經竄出來一簇簇嫩芽,外面呈現出紫色,中間是綠芽,看著十分討喜。
他順手摘了些刺老芽,放進筐里,準備晚上嘗嘗鮮。
接著,又去雞舍轉了轉,最初的那一百只蛋雞,產蛋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
后孵化的二串子,也都長大,只不過里面公母摻半,年前肯定要處理一大批公雞。
還有抓的二十多只野雞,現在也都不用拴著,滿地溜達,也不怎么怕人。
“大姐,來年要蓋新雞舍,不能在大棚里這么對付著。”
劉青山又幫大姐進行規劃,他估摸著,等陸續出售雞蛋和白條公雞之后,就能把修建雞舍的錢賺回來。
撿了十幾個雞蛋,一會兒再來個韭菜炒雞蛋。
等到下午三點多,晚飯開始,一張桌現在都坐不下了,就炕上一桌,地上放著靠邊站。
上了年紀的,再加上兩個小不點,都坐炕桌;剩下年輕的,另外坐一桌。
“上菜嘍!”
老四老五倆手端著菜盤子,嘴里還脆生生地嚷著。
爺爺和王教授盤腿坐在炕桌旁邊,嘴里樂呵呵地打趣著:“上菜可得報一報菜名才行。”
“韭菜炒雞蛋。”
“香煎刺老芽。”
“小雞燉蘑菇。”
“紅燒大鯉魚。”
兩個小家伙還真不賴,一道道菜名從她們的小嘴里蹦出來。
不過到了最后一道菜,也把老四老五給難住嘍:這里面有黑木耳,還有蘑菇,甚至還有去年腌制的蕨菜,這個到底算什么菜?
小老四眼珠轉了好幾圈,終于想出來了:“這些都是從大森林里采來的,就叫森林小炒好不好?”
當然好啦,大伙齊聲夸獎。
菜齊了,兩桌人團團圍坐,王教授夾起來一塊香煎刺老芽,臉上不禁露出回味之色。
刺老芽可以涼拌,也可以炒著吃,但是最好的吃法,就是像現在這樣,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糊,然后放在鍋里煎成金黃色。
“老王,嘗嘗,還是不是那個味兒。”
劉士奎也夾起來一塊。
王教授輕輕咬一口,發出嘎吱一聲脆響,然后,一股濃郁的清香,就從里面散發出來。
刺老芽,香氣純正,營養豐富,有著山野菜之王的美譽。
“真香,就是這個味兒!”
王教授嘴里大贊,也不知道他說的是食物的香味兒,還是回到夾皮溝,感受到的那股濃濃的人情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