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家伙差點被淋成了雪人。
氣得她們不依不饒,非得拉著大哥,在一棵小樹下面罰站,然后,小老四飛起一腳,踹在樹干上。
嘩嘩嘩,又是一道瀑布下來,把劉青山也變成大雪人。
可惜兩個小丫頭太笨,沒跑出樹掛的覆蓋范圍,又跟著淋了一次。
馬車上的人們,瞧得哈哈直笑。
王教授滿眼都是羨慕:“士奎啊,我都有點嫉妒你嘍,我那幾個孩子,都在外地,今年過年都打電話,說不回來嘍。”
“老王,那就在咱們這兒過年。”
劉士奎出言邀請,
王教授哈哈大笑:“那就說定了,還是農村過年熱鬧。”
一路歡歡樂樂,很快就來到公社,把馬車拴在獸醫院的當院,扔給拉車的大馬一個草口袋,叫它慢慢嚼著里面的谷草,剩下的人,就直奔供銷社那邊。
畢竟老老小小的,坐了半天馬車,劉青山先叫大伙去供銷社屋里暖和暖和。
供銷社里,都快滿員了,仿佛十里八村的人們,都匯聚在這里似的。
不論是布匹組還是鞋帽組,還是文化組,哪哪都是人擠人。
見此情景,王教授也頗有感觸:“大伙手里都有了閑錢,購買力自然就上來了,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好啊。”
劉青山也點點頭:誠然,在這個階段,大包干確實體現了他的優越性,也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農民的干勁兒。
“哥,買年畫!”
小老四仰著小臉,用手指著懸掛在柜臺上面的一排排年畫。
做樣品展示的年畫都別在鐵絲上,五顏六色,上面都有編號,挑選好了,到柜臺上就直接報出編號,然后售貨員就給你開票。
“年畫咱們自己就賣,不用在這買的。”
劉青山也瞧了瞧,供銷社的年畫,還沒他們進的豐富呢。
“三鳳,要不買點五彩紙和大紅紙吧,還要寫對聯扎燈籠呢。”
二姐劉銀鳳手巧,年年糊燈籠的活兒,都歸她。
劉青山又擺擺手:“這些咱們也都有,連糊墻的報紙都有,不用在供銷社買。”
“給二娘扯布,做新衣服。”
山杏從兜里掏出幾塊錢,小丫頭,竟然沒把錢全都放小豬儲錢罐子里,還留著私房錢呢。
孩子的心意,叫旁邊的林芝也有些感動,
她輕輕拍拍山杏的小腦瓜:“五鳳兒,二娘都在咱們村的趕集隊那里,買了好幾丈布料呢,每個人都做一套新衣服。”
小老四這回算是聽明白了,歪著小腦瓜看著劉青山:“哥,咱們那啥都有,還在供銷社里干啥呀?”
大人們聽了,也都不覺莞爾。
劉青山朝著副食組那邊一指:“咱們還得買糖塊兒呢。”
“買糖嘍,買糖嘍。”
兩個小家伙嘴里歡呼著,率先向那邊擠過去。
春節未至,但是過年的氣氛,卻在小娃娃們的歡呼聲中,率先感受到了。
劉青山也不由得翹起嘴角,輕聲念叨著:
“那時的我們很窮,但那時的我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