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都忍不住豎豎大拇指,估計也就小娃子,才能想出這么奇葩的喝奶方式。
“嘻嘻,二牤子,你是不是跟小牛犢學的呀?”
小老四背著小書包,朝二牤子呲牙樂,嘴里的豁牙子顯得很好笑,也好可愛。
在劉青山安撫這些小家伙的時候,送奶牛的工人已經熟練地搭上跳板,把奶牛從車上趕下來,然后一個一個地過數。
不多不少,正好九十頭:八十頭母牛,十頭公牛。
然后留下一個有經驗的老呂師傅,在這住些天,傳授養殖方面的經驗技術,剩下的人,全都上車走人。
老支書還要留飯,不過人家都急著回奶牛場,很快就離開夾皮溝。
村民幾乎都圍過來看稀奇,奶牛暫時就安排到生產隊的牲口棚里,好在剛分田到戶,這些設施還都有。
比如牲口吃草料的大木頭槽子,飲水的石頭槽子等等,一應俱全。
就是牛棚小了點,裝不下這么多奶牛,看樣子還得忙活幾天,臨時搭建一些棚子。
村民圍著奶牛議論紛紛:
“瞧瞧這奶牛真好,看著就干凈。”
“不知道一天能產多少奶?”
“反正比你多。”
“那可不一定,老娘生孩子的時候,連家里的爺們都一起喂飽。”
劉金鳳也挺著大肚子來看熱鬧,聽到這些彪悍的嬸子大娘嘮嗑,臉上不由得微微有些漲紅。
哞——
這時候,一聲牛叫響起,帶著幾分痛楚,又含著幾分喜悅。
留下來的老呂師傅,很快就從牛群中牽出來一頭:“折騰了一路,這只恐怕要生了。”
這批奶牛,已經全部完成了人工授~精,都會在近期陸續生產。
不過這項技術,對于夾皮溝這樣偏遠的小村子就不適用了,所以才會按照比例,配給了十頭公牛。
好哇!
村民都面露喜色,小娃子們更是奔走歡呼,他們馬上就能嘗到牛奶了。
“那生出來的小牛犢呢,是不是由母牛帶著?”
劉金鳳臉上閃爍著母性的光輝,向老呂師傅詢問。
“那可不行。”
老呂師傅樂呵呵地瞥了一下劉金鳳的大肚子,然后搖搖頭說:
“小牛犢生下來,就要跟母牛隔開,要不然的話,奶水都被小牛犢給吃了,肯定影響牛奶的產量。”
怎么可以這樣?
劉金鳳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肚子,感覺有點殘忍:小牛犢不吃媽媽的奶水,是不是太可憐啦?
那位老呂師傅,顯然沒注意到這位孕婦的表情,嘴里自顧說著:
“要是生下來的是小母牛,還好一些,會專門隔開喂養。”
大伙這才注意到一個問題,這些奶牛都是母牛,那么問題就出來了:公牛都去哪了?
自然有人就忍不住問出來,老呂師傅早就習以為常,淡淡地說道:
“要是公的啊,除了少數留作種牛,剩下的當然是送屠宰場。”
啊?
村民一聽,都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巴,一個個都被驚呆了。
對他們這些種地的農民來說,對牛馬這些大牲口,那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說是跟自己的家人差不多,也不為過。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真的有點殘忍。
“怎么可以這么做呢?”
劉金鳳更是氣憤地嚷了一聲,然后就覺得肚子里面傳來一陣刺痛,忍不住啊的叫了一聲。
周圍那些嬸子大娘,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于是就吵嚷起來:
“快,快把金鳳扶回家,這是要生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