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子叔,俺先捋捋,你兒子認俺當干爹,俺叫你桿子叔,這不是差輩兒了嗎?”
酒桌上的人,都不由得哄堂大笑。
張桿子抓抓后腦勺:“那就認你當大哥,到時候好好教教你兄弟。”
旁邊的大張羅實在忍不住了,插話道:“桿子啊,咱們先別研究這個,等你先把兒子生出來再說。”
“呵呵,那俺一定努力,好歹也是耕田的老把式了。”
張桿子笑嘻嘻的,而身旁的王翠花則羞得面紅耳赤,又忍不住偷偷掐了張桿子一把。
這次張桿子就不那么老實了,齜牙咧嘴,夸張地哎呦一聲,又惹得大伙一陣哄笑。
就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中,酒宴結束,劉青山他們又把心滿意足的娘家人都送回去,算是圓滿完成任務。
等到晚上,二彪子來找劉青山,說是要去看鬧洞房。
劉青山笑笑:“桿子叔猴急似的,咱們就別去添亂了,**一刻值千金呢。”
二彪子也一臉壞笑:“那俺也不去了,畢竟是比咱們長一輩,也放不開手腳。”
估計村里的人,也大都懷著這個心思,所以晚上只是象征性地去了幾個人,熱鬧一下,就早早散去。
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就平安無事,因為這洞房里面,可不止新婚夫婦,還有一個小娃子呢。
在農村,有些大人閑得蛋疼,專門喜歡逗小孩,從娃子嘴里套話兒。
小孩嘴里說實話,有時候就能問出點樂子事兒。
比如這樣問:“二牤子,昨天晚上,你爹和你娘打架沒?”
小孩子不懂事:“打了。”
大人就會繼續問:“那誰打贏了?”
那些沒啥心眼兒的小孩子就會回答:“俺爹贏了,把俺娘都騎在下邊啦。”
諸如此類,能叫大人們樂呵好些日子。
所以當第二天早上,改名叫張小曼的女娃子,跟著老四她們一起上學的時候,就遭到幾個老不正經家伙的詢問。
張大帥先問的:“小曼啊,換了新地方,睡得還習慣不?”
這一聽就是經驗豐富的老油條,不急著問正題兒。
小曼是實誠孩子,昨天玩得有點累,睡得可香了,于是就點點頭。
張大帥這才開始套話:“我昨天晚上,咋聽到你家有動靜呢?”
小曼眨巴眼睛想了想:“俺在北炕睡的,要睡著的時候,好像聽見南炕的爹和娘丟了什么東西,在那找東西呢。”
有戲!
張大帥等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咋找的?”
小曼又想了想:“俺爹先說找不到,俺娘就說俺爹笨,俺爹就叫俺娘幫忙找,俺就困了,睡著了,也不知道東西找到沒有。”
吭哧吭哧,那幾個家伙忍著笑,擺手叫娃子們去學校。
等孩子們走了,這幾個家伙才笑作一團。
張大帥更是樂得直拍大腿:“桿子這家伙還吹牛呢,要殺個七進七出,結果倒好,連敵營都沒找到,直接迷路啦!”
正好,張桿子穿著工作服,精神抖擻地去豬場干活,被張大帥給逮個正著,一本正經地問道:“桿子,聽說昨天晚上你迷路啦?”
搞得張桿子還莫名其妙:“迷啥路,就咱們村兒這么大點的地方,俺閉著眼睛都不帶迷路的。”
說完,他就一溜煙直奔豬場,在經過了愛情的滋潤之后,張桿子的干勁兒更足了。
在他身后,傳來了張大帥他們嘻嘻哈哈的笑聲。
迷路的故事,也很快就在夾皮溝流傳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