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頭的,就是集體勞動的時候,比如鏟地割地等等,能一直在前面領隊的,必須都是最好的莊家把式。
劉青山一使勁,帶動著大伙也都牟足勁,沒有一個磨洋工。
張隊長見狀就納悶了: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咋沒見你們這么賣力呢?
干著干著,張大帥就發現問題:“這地里的土,用來修田埂,是不是有點浪費,要不咱們上甸子那邊挖垡子吧?”
垡子,在他們這邊,指的是草甸子上,挖出來的一塊塊大土塊。
因為土塊里面,有年年生長的草根,厚度將近一尺,所以可以挖成一塊一塊的。
平時村民就拿垡子當天然的土坯用,因為里面草根密集,所以不怕雨淋,比土坯都結實耐用。
在夾皮溝的幾十戶人家中,有好幾家的院墻,不是用柳條夾的柵子,而是用一塊塊的垡子壘成的泥墻。
大伙聽張大帥這么說,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挖垡子的時候,用鋒利的筒鍬,一大塊一大塊的,來回用馬車搬運,非常方便。
可是卻有人唱反調,就在大伙準備回家取筒鍬趕馬車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吆喝一聲:
“不能挖垡子,而且以后也千萬不能再挖!”
村民循聲望去,正是劉青山。
“青山,這個又有什么講究?”
張隊長率先問道,通過上午的經歷,他腦子里面,也多出一些保護意識。
劉青山停下手里的鐵鍬,雙手拄著,順便稍微休息一下,嘴里可沒閑著:“這甸子上的垡子,下面的土可金貴著呢。”
大伙有些不解:不就是土嘛,又不是金的銀的?
別不拿豆包不當干糧啊,劉青山覺得有必要跟大伙好好說說:
“這垡子下面的土,可不簡單,專門有個稱呼,叫草炭土,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只有咱們這邊和西伯利亞那邊的沼澤地帶,才能形成。”
雖然那個草炭土什么的,聽得不明覺厲,但是大伙還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劉青山繼續說道:“這種草炭土,里面的有機物占了將近一半,是最優質的天然肥料,能夠改良土壤。”
“對,俺想起來了,花盆里摻點垡子土,長得可壯實啦!”
大張羅使勁一拍大腿,想起來這茬。
劉青山也微笑著點點頭:“沒錯,這草炭土,以后肯定能論斤賣錢的。”
噢,原來這么珍貴啊!
村民們這回算是漲見識了,張大帥跟著說道:“俺家的院墻就是用垡子壘的,俺回去就拆了賣錢。”
眾人大笑,張隊長用手點指:“你想賣,可也得有人買才算啊。”
“沒準哪天碰到個冤大頭呢。”
張大帥笑嘻嘻地說著。
劉青山則正色道:“就算有人想買,咱們也不能賣,這草炭土,幾百年才能形成一公分這么厚,珍貴著呢。”
在他的記憶中,這片甸子在承包之后,亂挖亂撅,最后變成臭水溝,就是這么毀掉的。
那時候別說水鳥了,連根鳥毛都沒有。
張隊長也現學現賣:“對對對,咱們都給挖了,子孫后代用啥,到時候還不掀咱們的棺材板啊。”
哈哈……一片大笑聲中,大伙繼續干活。
正干得來勁呢,就看到張桿子慌慌張張跑過來,老遠就喊:
“隊長,不好啦,小鬼子進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