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會議正式開始,先給每個大隊都發了一份文件,然后孫洪濤書記率先開始講話。
老支書還低聲告訴劉青山呢,叫他好好記錄。
劉青山也就笑著點頭,卻始終沒有動筆,因為沒有動筆的必要啊,孫書記傳達的,正是他起草的《山野菜計劃書》。
現在已經是四月中旬,隨著春回大地,山野菜馬上就要陸陸續續地冒頭。
所以從縣里到公社,對這項涉及到出口創匯的工作,都非常重視,緊急進行部署。
在開始之前,孫書記先匯報了一個好消息:縣里跟外商達成收購山野菜的協議。
大伙起初還沒太留意,不過當他們聽到,最普通的蕨菜,都能賣到將近一塊錢一斤,立刻都瞪大眼睛。
不僅僅是蕨菜,他們所熟知的一些山野菜,價格竟然都不低,一斤野生干品黑木耳,就能賣到十五塊。
俺滴娘啊,這哪是天上掉餡餅,這是天上掉錢吶。
大伙都興奮得摩拳擦掌,恨不得現在就往林子里鉆。
以至于,孫書記的講話,被興奮的人們,數次打斷。
搞得孫書記直敲桌子:“同志們,肅靜,先別激動,這是上面為咱們爭取來的財路,聽說跟外商談判的時候,就差點沒打起來了,大伙必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原來我們都把山野菜當成草,現在搖身一下子變成寶兒,成為搶手貨,那么在采收的時候,就必須嚴格執行縣里的規定,誰要是敢違反,必須嚴肅處理!”
下面的村書記和隊長等等,這才稍稍冷靜一些,專心聽孫書記講話:
“為了避免糾紛,咱們公社將所屬的山地和林地,進行劃分,到時候,自個采自個的,誰也不許撈過界。”
這一點是必須的,現在山野菜值錢了,那還不得搶紅眼?
當地民風又彪悍,搶山野菜就是搶錢,不打起來才怪呢。
隨后就開始講解那份計劃書,計劃書里,各種山野菜在采摘的時候,有那些注意事項,才能確保可持續開發,都有詳盡的介紹。
比如在采摘刺老芽的時候,千萬不能把下面的枝干折斷;
采摘蕨菜等蕨類植物的時候,輕輕折斷就好,不要破壞下面的根基;
黃花菜,那就采上面的花苞就好,下面的枝葉,千萬不要破壞……
各種山野菜和菌類,切記不能貪心,來個一掃光,要留給它們生長繁衍的時間和空間,按照計劃書中的建議是:采大放小,采十留一。
另外一個大方面就是,有采就要有種。
不能光索取,也要注意合理進行移栽,確保每一種山野菜資源,都可持續利用。
還是以刺老芽為例:這玩意也好活,每年可以組織村民,多在林間空地栽一些枝條,這樣慢慢產量就上去了。
千萬不能抱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想法,把資源都禍害完了,來年不就抓瞎了?
這份計劃書,文字淺顯,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沒有空話套話。
以往開會,大伙都聽得昏昏欲睡,今天都格外精神,還聽得津津有味,學會不少上邊提到的竅門兒。
孫書記最后說::“咱們當農民的,也要學會把眼光放長遠,我就用這份計劃書中的一句話來結尾,那就是,要給子孫后代留點家底兒!”
在座的這些,大都是種地的農民,聽了之后都心里一顫:太對啦,咱們要是都禍害光了,子孫后代還不得掀咱們的棺材板啊?
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點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