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子們便歡呼一聲,然后各自散去。
這種獎勵,劉青山決定形成規矩:只要娃子們參加勞動,無論是植樹還是采集,都要給點小小的獎勵。
不就是茶葉蛋嘛,以后肯定最不缺的就是雞蛋了。
劉青山他們回到家,就聽屋檐下面唧唧喳喳的,吵成一片。
小老四眼尖,嘴里大叫一聲:“燕子跟老家賊打起來啦!”
老家賊者,乃麻雀也。
因為麻雀喜歡在房山頭的苫房草里絮窩,看見人就賊頭賊腦地飛走,所以被稱作老家賊。
這好好的咋打起來了?
劉青山倒是沒偏沒向,都是鳥類,不能因為老家賊名聲不好就搞歧視嘛。
還是山杏平時留心,指著屋檐底下的燕窩說:
“冬天的時候,我看到麻雀在燕窩里面住了。”
原來如此,大伙很快就想明白:老家賊自己不會壘窩,冬天燕子飛走,它們就霸占了燕窩。
現在燕子回來了,估計老家賊還想繼續占著燕窩,結果把小燕子給惹火了,這才爆發戰爭的。
這場戰爭,可以稱之為“家園保衛戰”。
包括劉青山在內,立刻都站到燕子一方。
本來嘛,是人家一口泥一口泥壘起來的家,叫你白住一個冬天,不收你房租就算夠意思了。
老四老五更是大喊著,為小燕子助威。
實際上,燕子一方已經大占上風,把兩只老家賊攆得屁滾尿流。
原因很簡單,燕子的數量多啊。
它們是一種很團結的鳥類,不僅僅是劉青山家里這四只燕子,還有附近的十幾只燕子,全都投入到戰斗。
劉青山有一年就親眼見過,一只鳥鷹飛到村里踅摸小雞崽。
正好也是燕子的繁殖季節,結果全村的燕子都飛上半空,足有一二百只,把鳥鷹都給攆跑了。
老鷹都不行,老家賊就更白給,被燕子追著啄,有一只慌不擇路,直接都從敞開的屋門飛進屋里。
然后就想要飛出去,撲扇著翅膀,在玻璃上撞來撞去的。
劉青山覺得老家賊也怪可憐的,把它抓在手里,到外面給放了。
這老家賊還不知好歹,用小嘴在劉青山手上使勁啄。
“你個沒良心的,信不信把你扔灶坑里烤上。”
劉青山要真是原來的半大小子,肯定這么干,記憶中,冬天的時候,也沒少跟大頭和二彪子掏家雀。
這邊冬天冷啊,老家賊都鉆到檁子上邊,又背風又暖和。
等到晚上,拿著手電筒一照,家雀是鳥蒙眼,就把腦袋往后一縮,也不知道逃跑。
這時候就順著木頭梯子爬上去,倆手一捂,就把老家賊活捉。
摔死之后,就扔到爐子下面或者灶坑里烤,烤得糊巴的,一只小家雀,三個小伙伴分著吃。
那時候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肉,燒個家雀吃,也能解解饞。
但是現在的劉青山,是肯定不會再干這種事情,只當成回憶,珍藏在記憶中就好。
一場家園保衛戰,以燕子的獲勝而告終,那兩只老家賊也不知道飛哪去了。
估計這次是徹底留下心理陰影,以后看到剪刀尾巴的,都得繞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