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刺拐棒是啥東西,其實也是刺五加的一種,這月份剛長出來一簇簇的嫩葉。
采摘下來,稍稍打個水焯,用來涼拌或者炒雞蛋,味道都非常鮮美,僅次于刺老芽,而且它們本來也都是一個科的,同屬于五加科。
最好吃的做法,其實是做包子餡或者餃子餡,剁點豬肉,加入翠綠的刺拐棒嫩葉,簡直就是絕配。
不過在山里就不要想,能用刺拐棒炒雞蛋就很不錯了。
另外還有剛剛采摘的黃瓜香,也涼拌了兩大盆。
黃瓜香是當地的俗稱,正規的叫法應該是“莢果蕨”,別名廣東菜。
東北這邊出產的野菜,名字叫廣東菜,是不是有點怪,據說這種菜,廣東人最喜歡吃,因而得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島國那邊的人也很喜歡吃,所以定價比普通的蕨菜還貴呢。
黃瓜香稍稍打個水焯之后,直接涼拌,味道非常鮮嫩,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黃瓜清香,這個才是它名字的由來。
“這玩意老貴了,咱們吃了是不是有點白瞎啊?”
村民張老摳兒一邊往嘴里夾著黃瓜香,一邊還念叨著。
聽他這么一說,旁邊幾位嬸子大娘都跟著點頭,也有隨聲附和的:“這吃得都是錢吶。”
張桿子聽得不順耳,嘴里反駁:“這么好的東西,咱們辛辛苦苦自個采的,咋就不能吃了?”
劉青山也點了點頭:“桿子叔說的對,大伙該吃吃,不要有啥心理負擔,以前這些東西賣不上高價的時候,咱們還不是照樣吃。”
這些山野菜,營養價值都非常高,就像是刺拐棒吧,刺五加跟人參是同科的植物,都屬于五加科,你就說有沒有營養吧?
劉青山還準備采回去點,叫母親包餃子呢。
要是為了多賣倆錢,就一點都舍不得吃,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錢可以慢慢賺,身體要是熬壞了,那就啥機會都沒有。
大伙最信劉青山,聽他都這么說,自然放開心懷,也放開肚皮,一通大吃二喝,連餅子帶菜,最后都吃個精光。
吃完飯,稍事休息,補充一下水分之后,各個采集小隊繼續出發。
啞巴爺爺也帶著劉青山,加緊巡邏,一共驅趕了三個野豬家族,趕跑兩只黑瞎子,外加驚走一只大猞猁。
這年月,山林里的野生動物都尚未絕跡,走著走著,冷不丁就會冒出來一只或者一群。
還好有啞巴爺爺坐鎮,要不然的話,劉青山估計只有被這些野牲口攆的份兒,還想驅逐人家?
行走山林,要是沒點本事,就等著被欺負吧。
其中有一頭黑瞎子,還跟啞巴爺爺耍橫,把一株大樹拍得嘩嘩直搖晃。
結果被啞巴爺爺沖上去,一個大背跨就給扔出去,嚇得這貨爬起來就跑。
這些還只是體型比較大的、對人們能構成威脅的,至于其它小獸,那就多了去,也懶得搭理。
樹上的松鼠,草叢里的野兔,偶爾躍起的狍子,驚飛的鳥雀……
劉青山覺得,這些野生動物的存在,才叫這片山林,愈發顯得生機勃勃。
后世也去過一些林區,雖然空氣清新,草木蔥蘢,卻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有點死氣沉沉,歸根結底,還是缺少這些小生靈的緣故。
樹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松鼠,并不怎么怕人,劉青山經過的時候,還看到松鼠立著兩只小前爪,大眼睛滴溜溜地望著他,萌萌的,說不出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