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走訪之后,發現青山公社,正處于周圍幾個能供應山貨的公社的中間位置,而且都有道路相通,野菜廠選在這里,才是最相當的位置。
在得知對方的來意之后,孫書記也挺高興,跟何家康握握手:
“歡迎歡迎,我們一定按照縣里的指示,協助何經理,把山野菜加工廠辦起來!”
野菜廠落戶到青山公社,既能增加稅收,又能給閑散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當然是好事情,沒有把人家往外趕的道理。
何家康也連忙熱絡地跟孫書記交流起來,這家伙的口才確實不錯,說得頭頭是道,
正在口若懸河之際,就聽到老支書在那嘟囔:“吵死啦,青山,咱們趕緊換個屋子,俺數錢都數亂了。”
剛才,老支書一直背對著屋門的方向,何家康只顧著和孫書記寒暄,沒注意到這人是誰。
看到老支書,不由得一愣,等再看到桌上那一摞摞的綠票子,就更是愣住了,說話都有點不利索:
“老,老支書,您也在這,這,這些錢是……”
劉青山樂呵呵地接過話茬:“這錢當然是俺們的,就是俺們用來建野菜廠的,考慮到有可能要從國外進口設備或者生產線,所以是美金。”
何家康下意識地吞咽了幾口吐沫,這才把貪婪的目光從鈔票上挪了出來,惱怒地瞪過去:
“劉青山,你們真的也要辦野菜廠?”
“錢都預備好了,難道還有假啊?怎么,許你建廠,就不許俺們建廠嗎?”
劉青山也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對這種人渣,需要客氣嗎?
老支書也氣呼呼地在旁邊幫腔:“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那一套現在可行不通。”
“唱對臺戲是吧,好,那咱們就各憑本事。”
何家康也徹底撕破臉,他背后有大家族的支持,要資金有資金,要技術有技術,要設備有設備,難道還斗不過一群土包子?
而且他也不介意,在背后悄悄給對方使點絆子。
劉青山卻一點不氣,依舊樂呵呵地說著:“有競爭才能有發展嘛。”
相比之下,何家康就有點像一條瘋狗,而劉青山則顯得十分淡定,這境界上的差距,一下子就顯現出來。
旁觀者清,孫書記把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心里便有了計較。
同樣作為旁觀者,楚云玲卻一直“只緣身在此山中”,看到何家康有些吃癟,就立刻站了出來:
“孫書記您好,我是家康的合作伙伴,我叫楚云玲。”
對何家康的事情,孫書記也有所耳聞,當下不敢怠慢,寒暄幾句,就主動說道:
“既然要建廠,那我就把公社土地所的同志叫來,領著你們去選一下廠址。”
“那就麻煩孫書記了。”楚云玲微笑點頭,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
劉青山也適時地插話進來:“孫書記,那也算俺們夾皮溝一個,正好一起看看,省得總麻煩土地所的同志。”
這小子簡直比蒼蠅還惹人厭!
雖然何家康滿心不樂意,卻也無法主導此事,只能在心里咒罵不已。
很快就叫來土地所的管所長,是個矮個子的小老頭,戴著老花鏡,頭上還戴著一頂老舊的藍帽子,領著一伙人出了公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