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只有一個:把家里的孩子,送到野菜廠干活。
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說是要是在這個野菜廠干好了,能直接調到首都去。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整個青山公社的人都差點瘋嘍:
那可是首都啊,這輩子要是能去一趟就知足了,要是能調到首都工作,那肯定祖墳冒青煙啦!
就在整個公社都沸騰起來的時候,劉青山也忙活著:跑縣里的建筑隊,跑磚廠,跑建材市場,跑得他的腿兒都快細了。
這年頭,國營單位全都是大爺,要不是劉青山手里有著鄭紅旗副縣長的批條,估計連這些單位的大門都進不去。
而且就算有批條也不好使,人家都是有計劃的,總得有個先來后到吧,你就慢慢往后排吧。
就算劉青山手里攥著鈔票,也照樣不好使。
事難辦,臉難看,這些劉青山還能忍,關鍵是建廠的事,全得他一個人跑。
這也叫他深深感受到,夾皮溝合作社,人才實在太匱乏,缺少那些獨當一面的人啊。
人才培養是需要周期的,這個急也急不來,就像大頭和二彪子他們這些年輕人,還是有培養價值的,只是需要時間。
至于招聘人才,劉青山更是想都沒想。
人家鐵飯碗端得好好的,你跑過去要砸人家飯碗,不跟你拼命才怪?
固有的思想觀念,可不是劉青山一個人,就能打破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先被打破腦殼。
不光劉青山一個人著急,村里人也急啊:野菜廠最好在七月底建起來,正好開始加工蘑菇木耳之類的山貨。
要是等到入冬才建完,那黃花菜都涼了。
尤其是看到何家康那邊的廠子,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老支書和張隊長他們,也都坐不住了。
這天晚上,劉青山又空手而歸之后,大伙湊到一起,開了個碰頭會。
老支書一個勁吧嗒著小煙袋:“青山啊,是不是咱們的路子不對,聽說現在都流行走后門,要不給那些頭頭腦腦的,送點雞蛋鴨蛋啥的?”
“支書爺爺,香煙俺都送出去十好幾條了。”
劉青山也郁悶得夠嗆,他在縣里,自認為也算有點影響力,上上下下也都算是有了屬于自己的關系網,可是現在看看,這張網還是太小。
張隊長也氣得一拍桌子:“這幫王八蛋,收了煙不辦事,明天俺找他們說道說道!”
嚇得老支書連忙阻攔:“你就別跟著添亂了,把人家得罪了,最后吃苦果子的還是咱們。”
大伙也都一個勁點頭,然后都耷拉著腦袋抽悶煙。
“你們說,會不會有人在背后給咱們使絆子?”
老板叔沉默了一會,忽然開了腔,他的腦瓜,是屬于比較活泛的那種,所以最先想到這一層。
“是何家康,肯定是何家康那個狗東西!”
張隊長噌一下跳起來,瞧那架勢,立馬要去找何家康拼命。
劉青山把這幾天的遭遇,放在一起琢磨了一下,覺得還真有這種可能。
他有縣領導的批條,在碧水縣也算小有名氣,卻處處碰壁,明顯不正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