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邊就開始領任務,每個公社,最低是二百畝,一個一個上我這報數!”
王縣長也是被逼得沒招了,這么大的一個出口創匯的項目,連省領導都驚動,要是因為他們縣里完不成種植任務,那損失就大了。
這是相當于立軍令狀了,公社書記們彼此對視一番,知道今天是肯定躲不過去。
畢竟農時擺在這里,已經七月初,馬上就要種植胡蘿卜了,還是火燒眉毛顧眼前吧。
一個個都硬著頭皮上去,基本上都是報了二百畝的底限。
青山公社的孫書記,本來也打算報二百畝的,結果劉青山湊到他耳邊,嘀咕了幾句。
孫書記立刻面露喜色,來到王縣長面前,底氣十足地說道:“俺們青山公社,上報五百畝!”
五百畝?
會場里一下子就肅靜下來,幾十雙眼睛,都齊刷刷望向孫洪濤。
“老孫這是想出啥風頭,不會是要把苞米地毀了種胡蘿卜吧,那些農民還不告死他才怪?”
旁邊有不少公社一把手都開始吃醋。
王縣長也嚴肅地望著孫書記:“老孫,這事可不是兒戲,別捅出什么婁子?”
孫書記一臉篤定:“俺們公社的夾皮溝大隊,不是養奶牛了嘛,他們一個大隊,就能騰出來三四百畝地。”
大伙都有點懵圈:養奶牛跟種胡蘿卜的空地,這好像是兩碼事吧,風馬牛不相及好不好?
“我來解釋一下。”
劉青山一直當看客,這回終于站起身:“俺們夾皮溝養奶牛,搞青儲飼料,種了將近四百畝的青儲玉米,眼下馬上就要收割。”
“到時候土地就空閑出來,抓緊時間整地,再上肥,應該能來得及種植胡蘿卜。”
說完又想了想:“不過因為沒養地,產量可能會稍差一些,所以俺們公社準備多種點。”
好像有點明白了,但是好像又沒完全搞明白,啥是青儲玉米,現在就能收獲,難道玉米不都是秋天的時候,收玉米棒子的嗎?
看到這些公社書記都繼續懵逼,劉青山也不介意跟他們多說說,要是他們也能把奶牛養殖搞起來,形成規模和產業,那就更加有利。
于是就把這個產業鏈完整講述一下:種植青儲飼料,然后養殖奶牛,奶牛的糞肥還田。
原來還能這么搞,聽起來好像很高級的樣子。
那些公社書記望向劉青山的目光,都是熱辣辣的:人才啊,俺們公社,咋沒有這樣的人才?
“小劉同志,俺有個問題。”富強公社的老魏書記,都五十多歲了,還像小學生似的舉起手。
“您說。”
劉青山樂呵呵地朝對方點點頭。
魏書記這才站起來:“那你們夾皮溝還收不收青玉米秸稈,要是收的話,俺們就豁出去了,叫一部分農民把自家的苞米割了。”
“然后空出地來,種植胡蘿卜,大不了公社給補償一部分損失!”
剩下那些書記們,也都眼睛一亮,再次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