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東北這個大糧倉,并不缺乏優質的面粉,想必,陳東方要跟楚云玲合作,也是看重楚家在東北這邊的影響力,原材料沒有后顧之憂。
本來按照劉青山的計劃,是等到來年,根基穩固之后,再搞方便面。
到那個時候,野菜廠的利潤,再加上春城那邊的收益,足夠支撐建一個方便面廠。
現在看來,只怕這個項目,要提前準備嘍。
沒錯,劉青山的計劃很簡單:你們要搞方便面,那我也搞。
方便面幾十年的發展軌跡,花樣套路他可謂是了然于胸,不信搞不過你們?
既然要斗,那么就要一直斗下去,偉大領袖咋說的了: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劉青山這邊斗志昂揚,隔壁同樣也是信心滿滿,陳東方和何家康,已經初步達成合作的意向,開始商量后續的發展。
一不小心,劉青山就把他們的計劃聽了個大半:楚云玲和何家康,負責在碧水縣建廠,并且聯系面粉和豆油這些主要的原材料。
陳東方主要負責進口方便面設備,以及其它技術環節。
計劃是經過一年的籌劃和基礎建設方面的準備,爭取來年這時候,正式投入生產。
雙方也算是強強聯合,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準備大干一場。
何家康顯然也看出了方便面是個巨大的蛋糕,說話的語氣都興奮起來:“那我們生產的方面便,品牌就叫做家家康好了,肯定能夠暢銷!”
不知道這家伙哪來的自信,有點自知之明好不好,你的家家康野菜廠,都快黃攤子了好不好?
陳東方不好揭他傷疤,只能婉言道:“家家康有點太刻意了,不過這個康字可用,飯店的廚師不都叫大師傅嘛,那就叫康師傅好了。”
劉青山正聽到這的時候,因為出來的時間太長,大老李找了過來,他就連忙回到自己的包間。
反正已經清楚對方大致的計劃,剩下的,就是結合他的情況,來籌劃自己的方便面廠。
資金肯定是有一部分缺口的,需要向銀行申請一筆貸款。
看來剛從維克多手里賺取的那一筆外匯,沒等捂熱乎呢,就得花出去,生產方便面的設備,是肯定需要進口的。
上一次去遼省參加輕工博覽會,劉青山就看上了一套生產方便面的設備,日產五萬包。
他還特意留下對方公司的聯系地址,隨時可以聯絡訂貨。
剩下的就是廠房,還是以夾皮溝合作社的名義來辦廠,相信地皮啥的,肯定沒問題。
稍稍有些擔心的,就是原材料方面了。
在劉青山的記憶中,糧食價格是在明年,也就是一九八五年放開的,實行價格雙軌制。
到時候,想必就不用擔心了。
他們碧水縣所在的松嫩平原就不用說了,龍江省那邊的生產建設兵團,小麥就是主打的農作物。
四月播種,八月收獲,種在冰里,收在火里,質量絕對杠杠滴。
整體考慮一番,劉青山就已經下定決心:你們要搞什么康師傅,那俺就搞劉師傅,來一桶什么的,不服來戰,誰怕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