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大伙的議論,劉青山心里靈機一動,隨口說道:“我聽說對面的家家康野菜廠,要從龍江省那邊大批量收貨呢。”
“這是在咱們這臭大街,只能在外邊劃拉貨物了,該,那和什么何經理,一瞧就不是啥好餅,老婆孩兒說扔就扔了,跟陳世美一個揍性!”
“對呀,咋不嘎巴一下,把他也給鍘了呢!”
大伙開始紛紛聲討起來,不過這明顯歪了好不好,劉青山連忙又重新開始引導:“聽說到時候運來的山貨還挺多的,不知道會不會把咱們這邊的山貨給頂嘍?”
對呀,人們這才想到這個關鍵的問題。
劉青山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要知道,咱們的山貨要出口到島國那邊,當時是我和縣里的領導一起談的合同,人家那邊,也不是無限量收購的,不是你有多少,人家就收多少。”
啥玩意,還有這種事!
這些出售山貨的村民一聽,立刻都不干了,這可是涉及到他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要是到時候,手上的山貨賣不出去,那還拿啥錢賣肉賣月餅?
本來計劃著秋天好好干倆月,賺個三百二百的,冬天好好給家里添置個收音機或者縫紉機啥的。
過年的時候,再給老婆孩子多扯幾尺布,做套新衣服。
可是現在有人告訴他們,這一切有可能要泡湯,那還了得!
“走,去對面的野菜廠,好好說道說道,要是他們真敢從外地收山貨,冒充咱們當地的,那就砸了他的野菜廠!”
不知道是誰帶頭吆喝一聲,這些紅了眼的村民,紛紛抄起扁擔和棍子,就要往家家康那邊沖。
“嗨嗨,大伙別沖動,先聽我說!”
劉青山連忙登高一呼:“現在去,他們肯定不認賬,咱們也沒證據,等到時候,他們用車拉回來的時候,咱們再去講理。”
嗯,是這個理兒,可是很快就有人提出新的問題:“那俺們也不能天天守著啊,誰知道他們啥時候進貨?”
劉青山朝自己野菜廠的大門指了指:“我們這邊有把門的,黑天白天都盯著呢,到時候來了,就通知大伙。”
成,這個法子好,村民們都紛紛點頭。
看到民心可用,楊紅纓身邊跟著的劉文娟也咋呼起來:
“到時候,大伙可別躲在家里裝熊,這事涉及到咱們每個人的利益,必須站出來!”
這就有點激將的意思了,這丫頭的鬼心眼兒還不少。
大伙又是一陣吵嚷,就差起誓發愿了。
劉青山望了望對面的家家康野菜廠,嘴角微微一翹:到時候,叫你見識一下,什么是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
等到野菜廠下班的時候,職工們都換下工作服,然后就樂呵呵地來排隊領東西。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呢。
只有負責機械維修的幾名退休工人,以前在廠子里上班的時候,單位發過東西,可是也沒這么多呀。
五斤雞蛋呢,都是夾皮溝養雞場出產的洋雞蛋,個大不說,聽說人家喂雞的飼料都是特制的,雞蛋的營養價值,比土雞蛋還高呢。
現在碧水縣都漸漸形成一個風潮:送禮啥的,都送夾皮溝出產的洋雞蛋,倍兒有面子。
還有豬肉,油汪汪沉甸甸的,用麻繩一系,拎著回家,走路都昂首挺胸的。
二斤肉呢,飽一頓餃子,還能燉一頓兒,給家里人解解饞。
還有應景的月餅,估計家里的娃子都得美出鼻涕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