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師傅一聽,也高興得直點頭:“好,這個很重要,回頭咱們也把山釘子添加進去。”
說完想了想,他又說道:“等回去之后,爺爺多給你們買點餅干,天天喂猴子,有什么新發現,隨時向我匯報。”
“是,保證完成任務!”
兩名打入猴群內部的小奸細,一齊敬禮。
瞧得劉青山心里直樂:不知道每個月給郭師傅發的五十塊錢補助,夠不夠給猴子買零嘴兒的呢?
猴群老老小小的,四五十只呢,出一道一年級的算術題:
每只猴子每個月消費一塊錢,五十只猴子,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呢?
隨后的幾天,小老四和老五,每天還真都去仙人洞一趟,什么餅干啦,糖塊啦,每次都帶去一些。
瞧那架勢,猴子們估計都想擁戴她們當美猴王啦。
而且好消息也不斷從她們的小嘴里傳來:“猴子又往酒池里加山楂啦。”
“今天我還看到,一只小猴子往里撒尿呢!”
呃,這下子老郭也為難了:這個佐料,到底要不要添加呢?
別說,他還真動了這個念頭,劉青山就看到老郭拿著個小瓶子,跟在小白猿后邊,就等著接尿呢,嚇得劉青山連忙把瓶子搶過來給扔啦。
小猴子不懂事,你這么大歲數了,也不懂事啊?
總之,家里的那些酒壇子,在老郭的折騰下,基本上都廢了,不是酸了就是長毛兒了。
等到過了農忙假,就只剩下了三壇好的,劉青山估摸著,這三壇也指不定能不能保住呢。
就在假期的最后一天,老五又帶回來一個消息:“郭爺爺,猴子今天又往里面扔東西啦!”
“扔的啥果子?”老郭巴巴地問著。
山杏搖搖頭:“不是果子,是草,就是我們經常嚼的酸巴漿。”
酸巴漿,是娃子們的一種統稱,是指那些葉子或者莖稈能吃的,嚼起來味道酸酸的植物,山里常見的就好幾種呢。
進山的時候口渴了,就嚼點酸巴漿,嘴里立刻冒酸水,就不那么渴了。
古有望梅止渴,娃子們嚼酸漿草止渴,道理都差不多。
老郭琢磨了半晌,這才猛的一拍大腿:“這酸巴漿,沒準就是猴兒酒里最關鍵的一環呢,就像啤酒需要添加啤酒花的道理一樣!”
瞧著老郭現在這模樣,興奮得像個孩子,劉青山也不由得暗暗點頭:有所癡方有所成,沒準還真能叫他把仿制的猴兒酒給鼓搗出來呢。
說起來,猴子其實是雜食動物,植物的嫩芽和嫩草啥的,也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一年四季,哪有那么許多的野果子給你吃啊?
這酸漿草,應該也是猴子喜歡吃的植物。
“老四老五,帶我去找找,酸漿草到底啥樣?”老郭拉著兩個小丫頭就走。
“郭爺爺,就是這種草啊,到處都有的。”山杏彎腰,在草叢里掐起一根草柄,長著倒心形的三片小葉子,就是最常見的三葉黃花酸漿草。
老郭嘴里哈哈兩聲,拍了下腦門,就蹲那開始采摘酸漿草。
他心里有一種感覺,這次的發現,肯定是了不得的東西,沒準就是一把制作猴兒酒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