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記,這是我們夾皮溝合作社,承包豆包山的可行性報告,請您審閱,沒有問題的話,我一會就呈交到縣里。”
這種事情,公社肯定是沒有主導權的,還得通過縣里。
劉青山估摸著,就算是他們地區乃至他們省,目前好像都沒有承包山林的先例。
承包山林?
孫書記聽了,也是一愣,他有點跟不上劉青山的思路:現在這樣不挺好嗎,為什么要承包?
帶著疑惑,他開始翻看劉青山書寫的那份報告,看著看著,他蹙氣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我找其它干部研究一下,沒啥問題的話,就給你簽字蓋章,公社原則上是同意的。”孫書記對劉青山還是很支持的。
一來是這個報告書,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二來嘛,承包費也不是一筆小錢,就算大頭兒歸縣里,但是公社也總能撈到一部分。
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孫書記辦事還是很痛快的,一個小時之后,就研究出結果,自然是全票通過,呈交上級批準。
劉青山當然心情也不錯,扔下一條煙就跑了,這些公社干部嘻嘻哈哈的,也不客氣,一人分了一盒。
到了縣里,已經十點多,劉青山先去了鄭紅旗的辦公室。
“青山來啦。”
鄭紅旗同樣揚揚手里的報紙:“繼續努力,一定要保持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縣里出了這樣一個典型,大伙都覺得臉上有光,既然走上仕途,自然就會追求政績,因為縣領導同樣也是受益者。
直接提升不敢說,起碼出去開會的時候,能跟別人吹吹牛:“我們縣那個夾皮溝……”
到了鄭紅旗這里,劉青山也不客氣,拿著暖水瓶,先給鄭紅旗的茶缸子滿上,然后給自己也到了一杯水,這才說道:
“鄭大哥,我們夾皮溝,可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習慣,這不是立刻又有了新的發展計劃,請你過目。”
沒有外人在場的時候,他就直接稱呼鄭大哥。
鄭紅旗也知道這個青山兄弟的秉性,他這個當兄長的,除了年齡優勢,剩下的很多事情,甚至都是這個兄弟來幫襯。
于是他笑道:“說說看,你又想折騰什么新花樣?”
“嘿嘿,這次可是大手筆,俺們合作社,準備承包豆包山。”劉青山又把申請書拿出來。
鄭紅旗一愣:“喔,你們也要承包山林,怎么都趕到一塊來了?”
這話茬好像有點不對!
“誰?”
劉青山意思到,也有人要搞承包,這是撞車了?
下意識地問了一句,緊接著,他就反應過來:“不會是島國人和那個東方紅公司吧?”
對于當下的普通人來說,一來沒有這種意識,二來也沒有這個能力。
要到九十年代之后,才漸漸興起承包荒山之類的。
眼下有需求且不差錢的,應該就是三井財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