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蔭街,位于西城區的東北角,這里還有個別號“將軍街”。
在柳蔭街的一處小院子里,小五終于騎著自行車,回到家里。
天早就黑了,他就悄悄問問照顧爺爺的阿姨:“老爺子睡了嗎?”
“聽新聞呢。”
阿姨輕聲道,老爺子的眼睛不好,看不了電視,只能聽。
小五還是不放心:“爺爺今天心情咋樣?”
“還行吧。”
阿姨笑了笑,估計老爺子這位最疼愛的小孫子,又在外面闖了什么禍,一會兒是不是又要請出家法呢?
小五這才進到老爺子的屋里,只見一個身材瘦削,面容蒼老的老人,正坐在一把老舊的太師椅上閉目養神。
屋里只開著一盞臺燈,旁邊擺放著收音機,昏黃的燈光,收音機的低語,老人遲暮的背景,共同構成一幅別樣的畫面。
“你小子在外面嘀嘀咕咕的干什么,是不是又闖了什么禍?”
蒼老的聲音忽然響起,驚得小五打了個哆嗦。
老爺子眼睛不好,可是偏偏耳朵卻靈得很。
于是他趕緊湊上去,雙手輕輕揉捏著老人的肩膀:“嘿嘿,爺爺,沒闖禍,就是想跟您借點錢。”
“借多少?”
“二十萬就行。”
一聲怒吼立即響起:“還說沒闖禍,需要二十萬擺平的事,你都快把天捅破啦!”
小五錯就錯在,不應該直奔主題的。
外面的阿姨也是一陣陣心驚:果然,老爺子發火嘍,要不要叫保健醫?
小五也嚇得連連擺手:“爺爺,不是不是,我借錢是準備做生意。”
然后他就從前到后,把大致情況說了一遍,甚至被老爺子這么一嚇,啥都招了,連那個什么網和什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啥的都禿嚕出來。
出乎意料的,老爺子聽完之后又慢慢閉上眼睛,就在小五以為老爺子睡著的時候,耳邊響起一聲低語:“有點意思……”
在小五家不遠,于光明也正在父親的書房里,低低地說著什么。
他們家,大伯一家從軍,他父親從政。
“東歐劇變?光明,你說的那個劉青山,是不是這個孩子?”
于父立馬翻找出來一張報紙,正是夾皮溝系列報道之二,關于萬元村的。
這上面,有一張劉青山的照片,手里抓著一把金燦燦的水稻,稻谷正從指縫灑落。
于光明點點頭:“對,父親,就是這個劉青山。”
“那你就去跟他一起做事吧。”
于父甚至都沒有繼續問兒子,要做的是什么生意。
于光明張張嘴唇:“可是,需要二十萬的啟動資金。”
這話有點難以出口,因為在于光明的記憶中:每次朝父親要錢,也就距離挨訓不遠了。
這一次,他老子卻忽然變得十分痛快:
“你不要管了,我來想辦法,向你大伯和你舅舅他們湊湊,終歸是要把這筆錢湊出來!”
一時間,于光明有些錯愕:他老子這么看好劉青山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