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初,這邊依舊是春寒料峭,草木尚未萌發。
一路順暢,當晚就到了王家圍子,大車小輛一進村,全村都驚動了。
王大富看到劉青山,也滿心歡喜,直接領著他們去生產隊的牲口棚。
到這一瞧,劉青山也有點傻眼,好家伙,放眼一望,棚子里拴著的全是大大小小的野牲口,只怕有五六十頭。
最惹眼的就是那兩頭大駝鹿,頭上的大角扁平,正悠然地在那吃著谷草,絲毫沒有被俘虜的覺悟。
身材次一等的就是大馬鹿了,體型跟馬差不多,披著黃褐色的皮毛。
這個季節,舊角脫落,頭頂都光禿禿的,剛剛冒茸。
再次就是梅花鹿和狍子了,而且劉青山還驚喜地發現,這里面還有五只小不點,一個個都怯生生的,赫然全是林麝。
這個可是寶貝啊!
劉青山也喜出望外,這個必須運回去,跟他們山上的五只合成一群,以后完全可以形成規模。
“大富叔,這些天可沒少逮啊。”
劉青山他們前后也就離開二十多天,就抓了這么多。
王大富樂呵呵地吧嗒著小煙袋:“這幫家伙想錢都想瘋了,天天上山,俺攔都攔不住。”
周圍的村民,一個個也都目光火熱,瞧那樣子,就等著劉青山掏錢呢。
想來這些日子,他們在山上風餐露宿的,肯定沒少吃苦。
劉青山當然不能叫這些人失望:“好,我們全都要了!”
周圍立刻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搞得劉青山下一句話都不好說出口:可是俺們就來了三輛大卡車,真拉不下啊。
拉不下也沒關系,按照跟村長王大富達成的協議,就在王家圍子這邊,也成立個養殖場。
林子里的野鹿,畢竟數量是有限的,越抓越少,最后的命運肯定就是徹底絕跡。
跟王大富等村干部商量一下,劉青山決定拉回去十五頭梅花鹿,和十二只大馬鹿,還有那五只林麝。
每只林麝,劉青山給了三百塊的價格,聽得村民又是一陣歡呼:本來還以為大個兒的值錢呢,想不到,這小不點反倒是最貴的。
為此,劉青山一共支付了將近八千塊。
王家圍子的村民,差不多每戶能分到將近二百塊錢。
這也叫王大富他們,認識到這些野鹿的價值,再三保證:剩下的一定好好伺候著,盡可能多的繁殖后代,壯大種群。
而那三位卡車司機,則又提出來一個情況:“車廂太矮,萬一拉到半路,掉下去咋整啊?”
這會兒的大貨車,還沒有加高的護欄。
這個也難不倒王大富,組織村民弄來不少松木桿子,在車廂上安裝臨時的護欄。
劉青山他們吃飯的工夫,村民就把護欄都安裝完畢,開始一只一只的,往車廂里驅趕那些野鹿。
瞧得村里的小娃子那個羨慕啊,嘴里直嚷嚷:“俺們還沒坐過大汽車呢!”
把梅花鹿、大馬鹿和林麝都裝上車,系好韁繩,再扔上去幾個裝飼料的草口袋,發現還有點地方。
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劉青山又叫村民幫著,塞進去幾只小狍子。
最后三輛大卡車,都滿滿當當,連夜出發,向夾皮溝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