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分館,就是饅頭灘那邊的恐龍蛋和恐龍足跡化石。
這個比較簡單,就是支起來架子,上面扣個露天的敞篷,盡量保持原來的風貌。
在村民的協助下,幾天時間,就把架子支起來,上面的蓋子也搭好,就像在地上長著好幾個大蘑菇似的。
劉青山瞧瞧,覺得和周圍的環境有點不搭,就跟施工方商量商量,又在蓋子上邊,苫了一層茅草,這下子,就顯得順眼多了。
在這邊又挖了個旱廁,方便游客上廁所,其它設施,暫時也不用準備,那都是以后的事兒了。
這邊剛收拾利索,劉青山就趕緊領著大伙回村,一年一度的,短暫而又重要的山野菜季,到來了。
剛回到村里,楊師傅就找到劉青山:“青山,港島那邊前幾天打電話過來,說是有幾位老中醫要過來,探討一下藥方,并且把老山參也順便帶回去。”
“行,來就來唄,來的都是客,咱們好好招待就成。”
劉青山也沒太在意,第二天一大早,就隨著采摘山野菜的大部隊進山。
今年和往年不同,除了夾皮溝,還有守林村、丁家溝、大林子等三個村子的村民,允許進入豆包山采摘山野菜。
剩下的閑雜人等,那就只能自己找地方去了。
這也是和去年最大的變化。
就算丁家溝他們三個村子,采摘山野菜的收益,也得拿出來百分之七十,上繳給夾皮溝。
沒法子,誰讓這片林子,被人家夾皮溝給承包了呢。
去年的時候,青山公社的人,都嘗到了采摘山野菜的甜頭,這冷不丁一下子,豆包山這邊就不許進了,有些人就想不通,聽說都告到公社去了。
就在劉青山他們進山,剛剛出發不久之后,兩輛縣里的車,開進夾皮溝。
車上下來幾名港島同胞,由省里的兩名領導陪著,碧水縣當然也不敢怠慢,則是鄭紅旗和商業局的周局長陪同。
最惹人眼球的是,隊伍里面,還有兩個金發碧眼的大老外,也混在里面。
老支書在家坐鎮,當然由他負責接待,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找啞巴爺爺的那伙人。
于是把楊師傅也從公社接回來,一伙人聊了一陣,決定直接上山。
吉普車開到山下,剩下的一段路,就只能步行了,
這時候的山上,草木萌發,萬物復蘇,早開的山花爛漫,正是最美的季節。
眾人是一邊走一邊觀風望景的,倒是非常愜意。
遠遠的,看到一大群小娃娃,在那栽樹呢,一個個都干得汗抹流水的,今個兒正好又是星期天。
“小朋友,你們栽的是什么樹?”
一位鶴發童顏的老先生,留著長長的白胡子,樂呵呵地問道。
正和山杏抬著水桶的小老四立刻回答:“老爺爺,我們栽的是紅豆杉。”
那老先生沒什么大反應,只是樂呵呵地點點頭,倒是那兩位老外,嘴里嘰里呱啦地說著什么。
旁邊有翻譯就跟省里縣里的領導解釋說:“凱文先生想問問,這些樹苗賣不賣,他們可以出一美金一株。”
沒等領導們回話呢,小老四立刻氣鼓鼓地叉著小腰:
“一美金才三四塊錢是吧,我們這樹苗,最小的還賣二十塊錢呢,歪果仁叔叔,想糊弄小孩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