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忙留意一下就可以,等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順利合作。”
“沒問題。”
維克多也端起酒碗,跟旁邊的老劉支書輕輕碰了一下,不過他的心里,已經把這項生意,從合作備忘錄里面勾掉。
這種費力不賺錢的生意,他怎么會考慮呢。
等吃完飯,已經下午兩點多,劉青山他們就打道回府。
剛出老劉支書家大門,就看到五六個小娃娃,風風火火跑過來,最前面那個十歲左右的小娃娃,手里還捧著個帽兜。
看到老劉支書,小娃子嘴里就興奮得叫嚷:“爺,爺,你看這是啥?”
帽兜里面,裝著五六個乳白色的大蛋,把帽兜撐得滿滿的。
這時期,人們無論冬夏,都有戴帽子的習慣,冬天戴棉帽子,夏天戴夾帽兒。
對于農村的小娃子來說,要是能戴一頂綠色的軍帽,那能美老長時間了。
而且帽子的用途也非常廣泛,可以像這樣用來裝東西,也可以當工具用,比如在灌大眼賊兒的時候,就可以用帽兜裝水。
十幾個小娃子,一人一帽兜水,就能把大眼賊兒從洞里給灌出來。
大眼賊兒是一種小型的地松鼠,也有著掃帚一樣的尾巴,小娃子們常用繩子拴著,牽著玩兒。
另外還有種殘忍的法子,就是給大眼賊兒淋上柴油,點著之后,一溜火光到處躥。
不過敢這么玩的娃子,回家肯定要挨屁股板子。
一來是大人覺得殺心太重,對孩子成長不好;二來嘛,著火的大眼賊亂鉆,搞不好就鉆進誰家柴火垛,把柴火垛給燒了,實在太危險。
“老肥子,你們又去誰家偷鵝蛋啦,一個個的皮子癢了是吧!”
老劉支書瞪起眼睛,抬起一只腳,去脫鞋。
這個領頭的小娃子是他最小的孫子,平時跟掌上明珠似的,不過該教育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客氣。
“爺,這不是鵝蛋,是大雁蛋,俺們在雁蕩湖那邊撿的。”
老肥子嘴里連忙解釋道。
“噢,大雁蛋啊,那,那就更得打!”
老劉支書又要去摸鞋底子,嘴里還吼著:“告訴你們多少回啦,不許撿鳥蛋,不許掏鳥崽子,你們都當耳旁風啦!”
這些規矩,都是他們幾個村子加入到夾皮溝聯合體之后,劉青山給制定的一些規矩,為的就是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
現在正主就在這,你說你們這幫熊孩子不是上眼藥兒嘛,必須得打,狠狠地打。
“爺,俺們撿鳥蛋不是吃,看看能不能孵出來小雁崽,然后養著。”
老肥子一邊躲,一邊解釋,手上還小心地護住帽兜兒。
旁邊一個鼻涕娃兒也跟著補充:“支書爺爺,大雁長大了,可比那些野雞沙半斤啥的大多了,肯定能多賣錢!”
這話倒是不錯,大雁的個頭,跟家養的大鵝差不離,能長到十多斤呢。
老劉支書也被說得一愣一愣的,高高揚起鞋底子:這還打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