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小孫子跟著這樣的人,倒是叫他放心不少。
晚餐其實就是家宴,有小五的父母和二哥四哥,只有劉青山這么一個外人。
飯菜也沒有多么奢華,簡簡單單的六個菜,一個湯,還是以素菜居多。
武家飯桌上的規矩,是很少有人說話,倒是小五的母親,對劉青山送來的松江青稻和一些山野菜,夸贊了幾句。
武老的眼睛不好,所以基本上是小五給老爺子夾菜,祖孫看來已經早有默契。
往往都不用老爺子吱聲,小五就知道爺爺想吃哪樣。
“小五,你自己也吃。”武老在整個吃飯過程中,就說了這么一句話。
這也叫劉青山心里很是觸動:在他的記憶中,爺爺劉士奎眼睛壞了之后,他也是這么給爺爺夾菜的。
只是那時候,生活困難,可吃不上六個菜,基本上都是一個菜,也沒有選擇的余地。
記得有一年夏天,煮了咸鴨蛋,劉青山就給爺爺摳蛋黃。
一人一個咸鴨蛋,摳完爺爺那枚之后,劉青山就把自己的鴨蛋黃兒,也摳到爺爺碗里。
結果卻被爺爺給攔住:“我吃再多也沒啥用,三鳳你自己吃。”
記得當時,劉青山被爺爺這話說得潸然淚下。
雖然在條件上,和眼前這一幕有差距;但是在情感上,又有什么差別呢?
劉青山輕輕放下筷子,說出了一句不該他說的話:
“武爺爺,不知道我師父有沒有法子,治好您的眼疾,或許可以叫小五陪著您,到我們那邊去一趟。”
在這種場合,再結合武老的身份和地位,這種話無疑是很不適合的。
而且,武老剛剛發病,身體還存在著潛在的危險,這樣貿然相邀,萬一出了問題怎么辦,誰來負責?
飯桌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劉青山,小五的父親,武智的目光,已經帶上幾分責備。
誰知道,武老也放下筷子,臉龐轉向劉青山這邊,然后嘴里吐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個字:
“好!”
武智欲言又止:“父親……”
還有武止水兄弟,也張口叫了一聲“爺爺……”
只有小五沒心沒肺地歡呼一聲:“爺爺,太好啦,青山的家鄉,山清水秀,我們還計劃著,等賺錢之后,在那建一個療養院呢。”
武智終于找到托詞:“那就等你們的療養院建好之后,再請你爺爺過去好了。”
至于治療眼疾,還是算了吧,首都這邊這么多大醫院,這么多的名醫,都沒有法子。
武老把臉轉到二兒子的方向:
“小智,你們啊,想的太多,心思反倒不如青山純粹。”
“我一個眼瞎的人,都能感受到青山剛才是真心邀請,你們呀,瞻前顧后,束手束腳,把我當成了什么,武家的牌位嗎?”
“或許你們都忘了,我現在就是一個退休的老頭子!”